1)第8章:声名鹊起_民国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章:声名鹊起

  潘文华取了八十万银元后,就带着自己的秘书、副官,以及一个连队的警卫人员,乘坐刘缃麾下的‘海军’船只出发了。

  说是‘海军’,其实只是几艘大一点的船,在船头镶了一门75毫米火炮罢了,在长江上游能耀武扬威一阵子,进入长江中下游,别说遇到外国军舰,就是遇到中央海军那些老船都得夹着尾巴做人。

  从重庆坐船到上海要四五天的时间。

  潘文华先是在南京停顿了一天,拿着刘缃的拜帖,见到了京沪卫戍总司令官兼代淞沪警备司令的陈铭枢。

  其实刘缃和陈铭枢并未见过面,一人是川东军阀,一人是广东军阀,两人虽互相听闻过对方的事迹,但还未真正见过面。

  真正把两人吸引在一起的,是现在抗战的局面。

  自从去年九一八爆发以来,全国各界人士义愤填膺,然而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和常凯申的不予抵抗、‘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引起了国内各大派系的不满。

  其中就包括了两广军阀和四川军阀。

  常凯申也因为对土共的三次围剿失败、以及九一八事变的影响,暂时宣布下野。

  虽然南京中央现在是孙科和唐生智等人主持,但常凯申的亲信,孔祥熙依然控制着南京国府的钱袋子,而宋子文的税警总团也控制着苏北盐税以及刚收回来的关税。

  没有钱,就没办法给数十万中央军和上百万地方军阀部队发军饷,中央军不听南京国府的,地方军阀更不听南京国府的,让孙科和唐生智等人感到非常棘手。

  这个时候,东北的抗战局面也几乎全面失败,东北军最后的部队退出锦州,东北已无正规军,只有如马占山、冯占海等人宣布脱离东北军编制的抗日武装力量。

  潘文华次此代表刘缃会见陈铭枢,而刘缃则代表四川,对陈铭枢及其麾下第十九路军驻防淞沪表示慰问,并送上了五万银元。

  自从陈铭枢的十九路军从闽西剿赤战场撤出来,开赴淞沪布防,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收到南京国府的军饷了。

  现在十九路军的军饷都是上海办事处和广东那边资助的,所以面对刘缃送来的五万银元,好比雪中送炭。

  不仅如此,潘文华还告诉陈铭枢,刘缃在上海跟杜月笙以及一个晚辈开办了一个叫华联的新公司,他此次去上海就是代表刘缃跟他们深入合作的。

  华联公司有国外渠道,可以低价买进药品和军用品,比现在的市场价低不少,陈铭枢的部队有需求的话,可以去上海滩找华联公司,报他刘缃的名字。

  拜别陈铭枢之后,潘文华从南京坐船,继续前往上海。

  陈铭枢等潘文华离开后,笑着把手里的拜帖递给了从里屋出来的一名中年军人。

  “刘缃这一手借花献佛玩儿得好啊。”中年军人坐在了陈铭枢的对面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