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五章用武之地_一世骁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斥候的部分骑兵外,大军在域内行军只是都是不披甲的。

  无论是人还是马,只能在战斗之前披甲,不然负甲前行大量消耗体力,还没等打仗人马就像累垮了。

  “雷将军,上前与我并骑。”

  “诺。”

  听到主帅召唤,雷勃应答之后催马上前,落后傅津川半个骑位。

  “归正军入蜀之后如何?可有水土不服,军中可有疫病?士卒可有思乡者?”

  傅津川很随意的问道。

  雷勃道:“回侯爷,归正军从淮南来蜀,士卒多少还是有些抵触,不过现在早就平复了,军中不短粮饷,所以也没有敢闹事的。各军又严格按照行军之法,且蜀中与江南气候相差不大,都是南人耐热,并无水土不服与疫病之忧,至于思乡这是难免,不过这朝廷军将,军令如山,哪里容的他们置喙?”

  “可能战否?”

  “能战。自侯爷回京之后,归正军训练也如侯爷在时无二,一日两操,从不间断。这些士卒本就经历过战事,又经过严加训练,如今已然有精锐之师的本色。”

  雷勃虽然是在淮南豪族出身,但先后统领靖南军、归正军,已经算是傅津川的亲信大将了。并且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

  在两年前,红莲起事之前,他还不过是一州司马,统兵不过数百人,其余都是团练。

  如今统领三万余人的归正军,所统率的兵力已经超过很多下府和中府都督了。

  这种晋升速度,固然有战功加持,但要是没有傅津川的影响,也是绝无可能的。

  “如此甚好,庞云和蒋武等人,可还合用?”

  “几位将军是大帅亲卫出身,深谙军中制度,治军都无可挑剔,只是末将觉得,他们想必是更为擅长骑战,行军之时总是觉得步卒走的太慢...”

  傅津川听后笑了笑:“哈哈哈,这是自然,他们与我在河西三年,一直都是骑兵,现在让他们去统领步军,只能勉强为之。对了,陈矫如何?”

  原为吴王麾下将领的陈矫在投降之后,并没有被治罪,反而又得到了朝廷的任用,目前也在归正军,担任雷勃的副将。

  副将,却不是副军使,只是辅助主将处理军务,并没有直接统领大军之权。

  “陈副将老于军务,有他在末将也是轻松不少。”

  傅津川道:“可令其独领一营,试用之。阿术烈和乌思独吉仆固怀安,还有庞云蒋武他们几个,我早晚都得调出来,你要物色些人选填他们的位置。”

  雷勃一听是哭笑不得。

  这种事情已经不是头一回了。

  之前刚刚组建归正军的时候,傅津川就把靖南军之中禁军出身的军官全部抽走。后来是傅津川将在扬州的牙兵充入了靖南军,又从有功将士提拔了一些作为军官骨干,才把靖南军又重新支撑起来。

  现在归正军这边刚整训过后还没多久,又要从这边抽人了。

  好在,傅津川的意思是只抽各营主将,这样的话只需要在接下来的作战之中提拔一些军中悍将,就能填补这些空缺。

  不过这侯爷怎么突然要调出这么多的将领,难不成是又有新军或者是降兵需要整训了?

  难不成是青唐那十万人?

  不会吧,这仗还没开始打呢,这未雨绸缪就已经算到这一部上了?

  傅津川要是知道雷勃心中所想,只会告诉对方想多了。

  只不过是庞云蒋武曲十二李司寇等人还有那三个北境人,都与他说过不想在淮南任职,想回去上京,或者去边镇都行。

  而且等仗打完了,归正军早晚都要拆分,返回江淮驻守各地,傅津川可不准备把这些心腹都放在江淮。

  毕竟他们都是北人,想要建功立业,肯定是还得是去西北四镇亦或是河北。

  想要清闲的话自然是要回上京。

  江淮虽好,却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