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2章上官凝二_皇上难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柔软的身子,大声呼传太医。当夜,所有太医都被招入宫中,替上官凝诊脉,子时,纪别秋也匆匆忙忙进了宫,探完病,李攸烨让他在外殿候着。

  “前几次凝儿昏厥,都是舅舅诊治的,如今柳太医却说皇后命不久矣,舅舅,竟都不晓得?”

  “臣知道!”

  “知道你还欺瞒朕!”李攸烨拂袖,木架上的瓷质花瓶甩到地上,震出哗啦一片碎响。纪别秋无言,却并不为自己申辩,他听说已经有十个服侍上官凝的近侍挨了板子,另有三十个太医的脑袋悬在脖子上,随时预备掉下来,而那最贴身的素茹,若不是顾着上官凝醒来缺少得力人手,必会被李攸烨不留情面地撵出去。李攸烨现在的情绪,真正到了雷霆之怒。纪别秋早料到会有此一朝,他的沉默,只是一种无能为力的隐晦表达。

  纪别秋离开后,李攸璇从里殿出来,走到李攸烨面前:“烨儿,你不该那样对纪先生,他是你舅舅,凝儿的病不是他能左右的!”

  “我就是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哪里都是错的,哪里错了,到底哪里错了?”她抖着身子无所适从,从来不肯轻易掉的泪,从眼眶里度出,再也无法掩饰心底的惶恐和软弱。李攸璇揽她入怀,万千滋味聚到喉咙,也只匀匀吐出一句,“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次日,李攸烨下诏广招天下名医为皇后治病。得知消息的上官府也派人各处寻访名医。于是,不到三日功夫,上官皇后得病的消息,便传遍了玉瑞。各地诸侯、郡县为讨好李攸烨,纷纷送各地名医进京,有心想扬名天下者,也毛遂自荐为皇后诊治。一时间京城医者云集,呈现百年不遇之医药盛况。可惜,上官凝的病症回天乏术,迄今为止,尚无人能令今上展颜。

  如此过了大概一月有余,上官凝病情非但不见好转,反而每况愈下。李攸烨焦急地不知如何是好,纪别秋言说上官凝需要一个清静之地疗养,皇宫显然不适合养病,李攸烨思虑许久便请了江后的旨意,将上官凝送去城东栖霞山的枕霞宫养身。那枕霞宫坐落在栖霞山之腰,乃太祖皇帝立国之初所建,幽邃宁静,又通山泉,是极好的一处养生之所,但后来,高宗因枕霞宫太过奢侈安逸,便封了此宫,后来,历朝皇帝都没有开启过,表面上戒奢戒逸是一回事,实际上另一方面,则因为宫室年代久远,已经无法满足“与时俱进”的奢逸需求。

  李攸烨之所以想到这处枕霞宫,除了它本身是养身的好去处外,还因为曾听上官景赫提过栖霞山上的药泉对上官凝病症有疗效一事,那枕霞宫正位于栖霞山上,上官凝住在那里,每日去药泉养身,也省去来回奔波的麻烦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