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5章 终有一别(此卷终)_锦衣玉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寿山,东厂众番役和厂督白马扶舟随行护卫。

  甲一带走了兀良汗二皇子来桑,直接解送京师。

  三日后,圣旨到达卢龙塞,抚北军副将霍九剑领兵北上松亭关,沿途各地军屯布政司重新整肃,该下狱的下狱,该提拔的提拔,各有命数。

  光启二十二年十月十五,朝廷钦差到达卢龙塞,交接军务后,赵胤、魏骁龙等一干将领回京述职,锦衣卫众人随行。

  启程那日,卢龙塞下了今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银装素裹的卢龙塞,白茫茫一片,垛墙、箭楼,哨塔、烽火台,在褪去硝烟后,这里俨然变成了一个素净的世界。校场上,将士们持戟列阵,相送远道而来的京军,有些相处得好的甚至抱头痛哭。

  离别的雪花,终是染上了浓重的悲伤。

  卢龙塞城门外的官道边,纛旗在雪风中翻飞,一个刚刚修筑的碑亭,崭新地伫立着,亭子四角和柱身被红色的绸缎包裹,扎上了胜利的红花,但是碑石上还没有刻字。

  “大都督,请您题字。”

  卢龙塞守将熊丰双手捧上笔墨。

  竖碑载事,一为歌功颂德,二为警示后人。

  赵胤看着雪白的纸和铺天盖地的雪花,没有动笔。

  “千秋功过,一点浮云。是非成败皆出自书生笔墨,我何须写。”

  守将捧着纸笔,仰着头,一脸雪花和尴尬。

  时雍看了他一眼,笑道:“大人写罢。千秋功过虽不值得提,但千百年后,说不准就是一个景点,可为百姓谋利呢。”

  赵胤回头看她。

  她今日戴了顶毡帽,小脸团在围巾里,笑盈盈地满眸飞雪,大黑在她腿边绕来绕去,似乎在追逐着雪花,黑色的皮毛和雪花竟似融入成画。

  恰是美人美景!

  赵胤抬头望着卢龙关塞,崇山峻岭城墙婉转,他抚袖提笔,一行文字遒劲有力,洋洋洒洒:

  一夜风来见马蹄,

  万千红翠碾做泥。

  四海追逐慕名利,

  入关须看卢龙低。

  千思虑,万思虑,百年巨变成追忆。

  年少常夸旌旗好,

  不若天地人心齐。

  琼枝猎猎冬风来,

  江山不夜草萋萋。

  风落帽,雪落帽,挥笔扫笺为谁题。

  “好!”

  卢龙塞守卫熊将军不通诗文,但出口叫好的声音极大,震得时雍耳膜一荡,差点没聋。

  她怀疑地看了一眼,“大人,你写好了?”

  赵胤嗯一声,交由熊丰,面无表情。

  大军整肃待发,他踏鞍上马,执僵扬刀。

  “启程!”

  大军如长龙般浩荡而行,三日后,碑亭上记载了晏兀两军战事,以及卢龙议和之事,并抄录五军都督闯、锦衣卫指挥使、抚北大将军赵胤题诗。卢龙塞守将,永平府布政使等人纷纷具名于碑亭之上,以戒后人。

  ————

  从卢龙塞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