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3章 行人弓箭各在腰(求订阅、求月票)_大宋有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田还有勋位、还有官......好好杀贼,有了功劳,就他N的能当官了,以后可就有享不尽的富贵!”

  “对啊!当了官,就能顿顿吃白面馍馍了!”

  “岂止白面馍馍,还能夹肉呢!”

  “还有小娘子,讨个米脂的婆姨,再当个顶大的县令,那可是神仙般的快活!”

  士气果然鼓起来了!

  打仗为毛啊?还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这才是最朴素,也是会砍人的劳动人民最喜闻乐见的道理啊!和他们讲这个,可比讲忠君爱国的大道理管用多了!

  其实金贼那边,还有后来的蒙古人,还有再后来的满洲人,也靠这套朴素的道理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

  ......

  同一时刻,在长安灵泉宫外的戏水镇上,官家赵楷也正带着礼部尚书蔡鞗,礼部侍郎米友仁等人,在亲切慰问即将随军远行的关陇举子。

  准备去开封府赶考的关陇举子有一千多人!加上他们的随从,总数差不多有三千。全都是纸甲在身,长剑在腰,弓弩在背......唔,看着都很有学问啊!

  很有学问的武装举子在戏水边上摆出一个松松垮垮的方阵,一个个都端着忠肝义胆的表情,等候着官家的慰问和鼓励。

  赵楷、蔡鞗、米友仁他们仨在开封府时就是哥们,都是艺术家......都是开封府花魁娘子们最欢迎的客人!

  所以在开封府沦陷的时候,蔡鞗就带着茂德帝姬赵金福逃到了洛阳,还给当时远在河东的赵楷写去了劝进的书信!

  而米友仁是米芾的儿子,年纪和赵佶差不多,一直都是赵楷在书画艺术上的导师,在开封府陷落的时候也跑到了洛阳,跟蔡鞗一块儿写了劝进信。

  赵楷也没忘记这两个好哥们,到了长安后就让人去洛阳接他们俩。等他们到了长安府后,还封他们当了礼部尚书和礼部侍郎......还让他们去筹备科举考试!

  另外,除了负责考试之外,他们俩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替赵佶写遗诏......光是个口谕不正规啊,得有遗诏!

  而蔡鞗、米友仁都是大艺术家,书法技艺高超,特别是米友仁,可是书画作品作伪的宗师!经他手出来的赝品,后世都能入故宫博物院!

  在他们俩的合力之下,赵佶的遗诏已经做好了,赵楷准备带着去洛阳,让洛阳那里的高官贵戚来鉴定则个......

  “吕秀才,这弩不错啊,哪儿买的?”赵楷这个时候正拿着一支制作精良的弩机在问一位年轻的关中举子,这举子姓吕,蓝田吕氏的子弟,所以赵楷管他叫吕秀才。

  “好让官家知道,这弩是学生在长安城内买来的......”吕秀才一五一十地说,“虽然比不得神臂弓,但是三十步内可透铠甲!”

  “三十步就够了!”赵楷点点头,“不过你会测步子吗?用弩射击,难在测距,远了射不透,也没准头,近了可就只能射一箭了!”

  “学生会测步子,学生也习过弓,只是射不准。”吕秀才当然是有武艺的!他本来想考武举的,不过现在赵楷对武举的要求提高了,他考不上了,所以就改考文举了。

  “射不准怎么行呢?”赵楷苦笑着摇头,“射不准......这次可就考不上了!君子六艺中有射箭的,这次科举要考的,你路上再好好练练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