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王桥道人_茶经残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度搜索茶经残卷天涯或茶经残卷天涯在线书库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青铜环很沉,我需要两只手才能抬起半边,一抓起来就有厚厚的铜锈掉落,一片又一片。断裂的口子被水气腐蚀了,看不出是被倒下的石柱砸断的,还是被人为破坏的。这种级别的青铜链子,不会用来锁小猫小狗,起码是用来锁一个譬如大象那bbr?99lib?/abbr样的庞然大物。这么大的东西如果还活着,我们的小枪小炮恐怕奈何不了它,老仙翁也太没情调了,养啥不好,偏要养那么危险的东西。

  廖老二有些心慌:“小路,你说说看,石洞被毁,是不是链子上的东西挣脱时弄出来的?”

  “你问我,我问谁?”我头疼道,“这么多年过去了,希望那东西已经死了吧。”

  廖老二吓唬道:“依我看它还活着,你没看到那个守夜人,卡在茶树前就已经昏迷了。林家苦心隔绝茶场,果然不简单,他们到底想要隐瞒什么!”

  我吐了口气,说道:“你管他呢,只要我们找到林红岩,他们想怎么样都无关紧要。”

  廖老二很在意青铜链子的用途,我以为他害怕,可叫他先到外面等着又不肯。石洞里凌乱不堪,除了那根青铜粗链,找了大半天也没被的收获。我在角落里找到了一个通道,廖老二着急地跟我走进去,生怕被甩掉。通道没有被损坏,依旧维持原状,就如一座城门通道,能容得像一辆卡车进出。

  在黑暗的环境里,我最怕手电的电量耗尽,忽然就黑了。廖老二碰到过类似的情况,一走进通道里,他就把自己的手电关掉了,留着在紧急时刻再使用。通道是个四方形洞道,肯定有人加工雕琢了一番,这种技术活在古时已经算大工程了,普通的商贾很难有这么强大的人力物力。武夷山又非军事要塞,没有军队在此盘踞,石洞多半和那些宗教有关,在古时它们的财力甚至高过朝廷。

  武夷山是三教鼎盛的文化名山,在道教中,这里是洞天福地的第十六洞天;在儒教理学中,这里是宋代理学的大本营,尊称为“道南理窟”;在佛教中,这里与天台、曹溪顶峙,同为中国禅宗三大圣地之一。诸如吕洞宾、扣冰古佛、朱熹、彭祖、皇太姥等等,都曾在武夷山留下足迹。如果说武夷山还有未被发现的神仙洞府,这绝非不可能,毕竟未开发的区域还有很多。

  往里走了十多米,洞道是直的,没有出现拐弯的情况。我放心地往里走,既然不是迷宫,那就不怕找不到林红岩。我还期待看到更恢弘的洞殿,可走到尽头处以后,看到的却是一个天然的山洞。

  洞内石开七窍,泉奏八音,笋柱峭拔,乳花缤纷。在手电的光线里,细小清亮的水柱从上面落下,把光线反射,好似水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