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南洋怨杯_茶经残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通古渡附近,五通古渡是岛内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古渡头,位于湖里区禾山镇五通村凤头社附近的一处海岬。五通古渡头早在宋代以前就存在,是厦门岛的交通要道,《鹭江志》、《厦门志》均有记载:五通渡头,厦往泉大路,过刘五店。由京城到台湾任职的官员,都得乘船到五通,再经蛟塘至和凤铺后,过海峡至台湾。由于种种原因,不知从何时起,五通渡头就慢慢s/s地荒掉了。

  现在,厦门的海上运输迅猛发展,五通码头却一直荒凉。1982年,有人在五通渡头附近发现了乾隆时的《重修五通路亭碑记》一方,记述当时官宦乡绅集资重修五通渡头附近的路亭之事,随后市政府将五通古渡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现在五通码头不大,且有些脏乱,进出港的船只也不见其多。

  我包了一辆吉普车,开价一千块,司机很痛快地就答应了。司机bdi藏书网/bdi经常来往于福州与厦门之间,我问他有没有听过黄德军这个人,他摇头说没听过。我不禁怀疑黄德军是一个比狐狸还厉害的骗子,要是真有本事,名气大到马来西亚,怎么会窝在五通古渡那么荒凉的海岬旁,早去京城买房子了。

  一路上,木清香的话不多,上了吉普车后,她又在车上看那本ahref=/book/1283/im《镜花缘》/a,但还没看出哪里有问题。

  吉普车从一马平川、绿树成荫的金尚路拐进后坑路口,等待我们的是尘土飞扬的仙岳路东段的建设工地。颠簸地开过了后坑,一座小山岭跳出来,这就是金山,史籍上记载这里“山赤色金星,体上无草木,故名”。今天的金山已被密林覆盖得郁郁葱葱,古今相较,颇有沧海桑田的感觉。据说郑成功曾在此地练兵,可惜找不到当年的痕迹。

  当然,我并不知道这些事,全都是司机大哥像导游一样解说的,他说要对得起一千块的报酬。司机大哥对神公神婆不熟悉,所以他说可能真有黄德军这个人,不一定是骗子。我倒希望黄德军是个骗a99lib./a子,大伯父心太狠了,活该被骗。

  开过金山不远,车子驶上岛内最大的淡水湖———湖边水库的堤岸,这只是五通村的外沿。进入五通村,我暮然发现热气腾腾的厦门岛居然还有这么一处相对完整的田园风光。司机大哥信马由缰,驱车纵横在五通的乡间小道间,不时惊起随意乱走的鸡鸭。农人在田间忙碌,随处可见茂盛的老榕,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小庙散落在村头村尾,几座明清的古墓残破在田头。

  我一想到马上要见到大伯父了,不由得紧张起来,甚至想要不要临阵脱逃,干脆不见他好了。我又不是很想找月泉古城,找不找得到,关我屁事。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