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二章 胜读十年书_重生199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顾问,我就越线了。”

  周明智豁然猛醒,人家这是护身符啊,毕竟夏川的锋芒太吓人了,但只要不参政就没人动他,这样才能全力以赴的大刀阔斧的办企业赚钱。

  他连忙歉意的说:

  “是我考虑不周。那请问夏老弟对我们的硬环境,有什么看法?”

  “硬环境上,最大的优势就是得天独厚的风景。这在全国都是罕见的,在我们省更是独一无二。但我还没看到任何开发的意思。我想这是受制于道路交通问题。”

  周明智顿时振奋起来:

  “没错,我们这主要是交通太难,本地人又不觉得山水有什么可看的,所以旅游业根本发展不起来,这一点有没有办法解决?”

  “不从根子上解决交通问题不行。理想化的是修建景观高速公路,把所有景区都串起来,同时和市里的江边道贯通,那就满盘皆活。

  但这投入对我们县来说无法承受,甚至市里都没有这个能力。

  所以,比较可行的是,先选一个交通便利的景区,打造一个旅游业成功的样板,用炒作的方法,来制造一枝独秀的繁荣,进而带动整个旅游业的资本涌入。

  然后,就可以修建高速公路了,可以引进外资,成立一个路桥公司。

  你应该明白,高速公路的投资回报是很稳定的,不用担心没人投资,比如给他三十年的收费权,然后高速免费,进一步吸引游客……”

  夏川用纯粹商人的角度看问题,看起来无比清晰,给周明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周明智越来越兴奋,他眼睛雪亮地问:

  “那应该怎么炒作这个旅游景区、制造一枝独秀的繁荣呢?”

  夏川反问了一句:“你们这里测过负氧离子浓度吗?”

  蒋玉华心中一跳,他记得第一次看到夏川的时候,他就说过宽县是世界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地方,当时虽然没听说这事,但她不想显得连家乡都不了解,就没问。

  但现在看起来就有点蹊跷了,夏川怎么还不知道测没测过?

  周明智尴尬地摇头说:

  “这是气象部门的事情吧?我不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夏川有点怀疑还没测,但这也难不倒他,当即老神在在地说:

  “根据我的感觉推测,县城之外的地方平均负氧离子含量是每立方厘米两万以上。最高地方的含量,应该超过四十万,唯一能媲美的地方就是亚马逊。

  要知道,负氧离子是“空气维生素”,浓度越高,空气就越清新。

  每立方厘米1万个以上时,能起到防病治病效果;每立方厘米400至1000个时,可以维持人体健康的需要;低于50个时,就可能诱发疾病。

  所以,我们要炒作的就是负氧离子概念!

  首先,要有权威认定,这个没必要花钱,直接炮制一个外国什么权威机构就行,没必要真有,也没人去核查这东西,最多来人测一下,可我们这含量又不是假的。

  然后,就开始报纸上打软广告,不要硬广告,那花钱多效果差。

  我们就宣扬健康旅游,宣扬城市空气多么有害健康,活一天少两天那种,顺便推销洗肺之旅,让人感觉不去一趟都活不下去了。

  游客来到风景秀丽的景区,要能看到一个醒目的标示牌,上面写着:空气监测点,负氧离子浓度最高值:多少多少/立方厘米。

  这个数字没必要造假,就真实数字就无敌了。

  但我必须说明一点,要注意环境保护。

  负氧离子的含量,是随着工业发展而减少的,类似水泥厂,造纸厂之类的重污染企业,那就是环境杀手啊。

  景区的建设上,要兼顾各年龄层、消费层,各种配套设施都要有,人气营造起来,否则怎么拉动地产啊,人家喜欢这个地方,却买不到别墅,那怎么行?有别墅的地方,没有医院、商场、娱乐场所,哪来的人气……”

  夏川滔滔不绝的讲述,周明智听得脑洞大开,感慨万千。

  这一切在夏川的表述中,是如此的清晰,就好像他见过一样。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