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四章 一条铁律_重生199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都不是安分的人,都属于野心勃勃,想自己创业的,只是没有本钱而已。”

  易小笛非常坦诚,能看出来,这是一种信仰,偏偏又不迂腐。

  夏川却古怪地问:“他们都去投奔牟奇中,你为什么不去?”

  牟奇中可是草莽时代的一个传奇,被无数人敬仰膜拜。

  他曾经两次进监狱,发明了售后三包服务,是第一个发射卫星的民营企业家。

  本事是真有,但可惜他喜欢夸夸其谈,最经典的那个就是:炸开喜马拉雅山,把高原变成江南。

  据说国家还真组织专家去考察论证了,钱没少花,结论是不行。

  而且,老牟还是第一个被达沃斯论坛邀请的华夏民营企业家。

  他去了之后,发现那地方吃的东西贼贵,结果什么也不敢吃,每天跑到小巷深处去买馅饼,过了四天就受不了了,准备回家。

  结账的时候,人家告诉他,作为邀请嘉宾,食宿都是免费的。

  不知道老牟有没有杀人的冲动,不要钱你不早说?

  在夏川的印象中,牟奇中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食品换飞机那件事。

  而且就是91年开始运作的。

  这属于制度漏洞,也只有在这个年代才能做出这种壮举。

  可惜的是,牟奇中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以至于膨胀到去涉政。

  哪个民营企业能挑不出毛病?

  后来终于被第三次投入监狱。

  易小笛笑道:“其实我也很佩服牟奇中,之所以没去,纯粹是因为我能借到钱,所以就创业了。”

  夏川却很感兴趣地问:“你佩服他哪一点?”

  易小笛道:“他有一条铁律:在金融改革之前,绝不与金融界及资本市场来往。因为我们是计划经济,宏观调控要求收缩信贷规模,银行就必须收回企业贷款,什么合同都没用。民营企业欠银行的钱,等于让人套个绳索在脖子上,什么时候想勒死,就什么时候勒死。”

  夏川笑了,微微点头:

  “没错。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银行借款合同就是契约,没到期,绝不能追债,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

  所以我们的改革之路,任重道远啊。

  不过你放心,我们公司不用顾忌,只要负债率不超过百分之三百,什么事都没有。”

  易小笛险些昏了过去,瞪大眼睛:“多少?百分之三百?两亿四千万?”

  “没错。否则怎么赚钱?”夏川云淡风轻地说。

  易小笛双手揉了揉太阳穴,问:“你就是不认同牟奇中的话,也不用和我抬杠吧?你这是不是民营企业?”

  夏川嘴角溢出一丝诡谲的笑意:“我给你交个实底,我这是权贵企业。”

  易小笛轰然醒悟过来。

  但他又担忧一件事:“那管理股的事情,你一个人说了算吗?”

  “当然。我占一半股份。而且,不放弃表决权的人,我不可能和他合作。这企业任何事情我一言可决。”

  易小笛陡然又振奋了,这就太爽了啊,哪像国企盘根错节,只要夏川说没问题,就没问题。

  “还有,潘十亿他们五个人你明天就联系,三天不到就不用来了。”夏川淡淡地说。

  易小笛猛地一激灵,终于感受到了夏川的强悍一面,连忙说:

  “我现在就回去联系!”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