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2章 诸子百家问道东莱_大周守藏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允一路尚安,但天下,万物生灵,妖邪萌生之态,已显,在途径州国时,就曾遇见有石启灵,因所知所感,所选择而生恶,化作妖邪,差点吞吃了一幼孩。”

  风允将自己对灵气复苏,大劫大势,气运之子一说,告知老子。

  老子颔首,目中也满是惋叹。

  “这是天地的运行,所带来的变化,按照这样的势态,恐会连绵数百年之久,此数百年里,人族不知如何能安啊。”

  闻老子言,风允所思的是,后世那春秋战国,近四百年之战乱,分裂而合,合而分裂,战伐不断,人不知生也。

  但如此大势之后,华夏一统,千古皇帝出,为后世数千年开辟了统一理念,让众人认同。

  “老聃先生,您对此大势,可有想法?”风允询问。

  他对这大势,有悲哀,但也有期待,这就是人道,不因一时之人族而长善,也不会因一时之人族而长恶。

  “看法…”老子抚须。

  “且先论少昊国吧,如今的大势,却可以此为破口处,为你我二人寻道。”

  寻道?

  风允却是愕然,他们的道,在此?

  老子见此,笑道:“老夫寻此地时,也是如此惊愕,原道在此啊。”

  “少昊……古之遗国,不知其遗落之处。”

  老子挥动衣袍,却见身后刮起骤风,而风中林动,树枝分离,露出一块大石之上,道道扭曲的图案。

  这是风允不曾经过的字。

  但却能从中看出些许可能。

  “这是通天建木?”风允指向一字,仿佛看见了巨人怒撞,树倒而天倾。

  “是,而这个字,在我来之前,还没有出现……”老子目光含着无奈,看着风允道:“是在二鼎飞出,入风子手时所显。”

  风允目光微滞,摇首:“非是允之作为,这是大势所趋,没有允,天子的作为也会带来大周的动荡。”

  老子点头,这一点两人都是智慧者,并不好单纯地将二鼎飞离,看做是一切的原因。

  或者说,二鼎只是灾后的声响,先有灾厄,再有二鼎飞离。

  “老聃先生对这少昊之国,知晓多少?”风允询问。

  却又道:“少昊,其上有太昊也。”

  “太昊传闻为伏羲皇,少昊是其后裔……此言,在允之大庭古国史中,也有记载,允写在《列国·大庭》,老聃先生应也有观。”

  老子颔首。

  “少昊,金天氏,被尊为西方之神,但却是东夷国之首领,是否古怪?”

  风允摇首。

  “昊,天上日也,日于东出,西落,黄昏为金,自可为金天氏,西方之神,也可为东夷国首领,古之少昊国主也。”

  风允如此解答,却也对。

  “日出东之汤谷,汤谷有扶桑,十日生其上;日落西之虞渊,谷中生若木,十日息其下。”

  “日升日落,也是天地的一场循环。”

  思索此间,又看向这古怪的石壁。

  “那位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