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1章 上新闻联播了_我可不止是导演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园的红遍全国的成名作。

  要知道这部剧当年在台省收视率一路飙升。

  甚至取得了全台第一的好成绩。

  而在内地播出之后,收视率继续一路攀升,最高的时候直接飙升到26%。

  成为2003年开春,最受瞩目的电视剧。

  对于高园园去试戏,江培安倒没有多担心。

  抛开后世先入为主的想法,这一世的高园园经过江培安两部荧幕电影的锤炼,演技比后世同时期的她不知道提升多少。

  而且以如今高园园的名气,只有她挑剧本的份,一般的电视剧剧组应该也不会拒绝她。

  胡婧因为滇省老家的亲戚结婚也赶了回去,年前这姑娘应该都不会返京。

  ……

  京城,央视摄制组。

  “你好江导,我是央视新闻记者李红,这位是摄像黎光。”

  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跟江培安打着招呼,她身后的是一个年轻小伙。

  “李记者,黎摄像你们好,久等了。”

  江培安客气道。

  “没有,离约好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呢,江导比视频里面可看着更加精神和帅气。”

  李红欣赏的说道。

  李红采访过不少名人,但像江培安这么年轻还有如此成就的人屈指可数。

  这可是和奥斯卡金奖得主李铵并称为“双安”的人物。

  更是和国内那几位顶级导演齐名的存在。

  江培安笑着道:

  “多谢李记者的夸奖,这次可是在全国人民面前露相,当然得好好准备一下。

  待会可就麻烦李记者和黎摄像了。”

  “江导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应该的……”

  经过短暂的开场后,江培安对着镜头侃侃而谈道:

  “影视特效早期在我国就取得一定的成功。

  曾经出现了很多获得国际大奖的优秀作品。

  如《大闹天空》、《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等。

  它们融合了中国戏剧元素,与传统国画线条元素……

  据我所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了《电影数字制作产业化示范工程》。

  在国内兴建了一批大规模的数字产业制作基地。

  这些举措使国内数字影视作品的数量和制作水平大幅度提高。

  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在国内开展影视特效生产制作业务……

  《源代码》的特效是与中影集团下华龙数字合作制作,其中采用了许多的CG合成技术。

  比如大家在电影院里看到的火车爆炸,以及各种未来道具的展示……”

  从影视特效早期的发展,再到如今发展的情况和面临的困难,以及当前影视特效在影视中的运用。

  以及《源代码》里各种运用特效技术的情节和画面,并且背后运用了那些技术。

  江培安说了很多,但事实上,这大段话能在《新闻联播》上播出一分钟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剩下江培安所说的话,会出现在电影频道以及央视的其他节目播出。

  人物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