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3章 村晚_我可不止是导演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腊月二十九,除夕将至,村子里热闹非凡。

  出去打工一年的男男女女都回到这个生长几十年的村子。

  学生们也放了寒假,偶尔有几个打扮“时尚”的年轻人。

  数九寒天,他们就穿着灯笼牛仔裤,留着长发站在寒风里抽烟。

  尽管刮着大风,但他们似乎不畏寒冷,一根烟风抽一半他抽一半,还不时甩着额头前的刘海。

  偶尔有几个穿着大棉袄低头从他们面前走过去的女孩,都会被他们吹着口哨调侃一番。

  “刘佳玲,还上学呢?不如跟哥一起出去打工,吃香的喝辣的,上学多没劲儿。”

  “徐美凤,我的老班长,还在卫校上学呢?没意思,还是去深城电子厂有意思,能赚钱还能长见识。”

  “徐家园你个书呆子,读书读傻了,上初中你不是很牛逼么?作业都不带我抄,现在怎么装做不认认识我了?”

  江台镇的年轻人大多数都是读完初中,考不上高中的就都选择跟同乡人或者家里的长辈去城里打工。

  打工也分很多流派,有去北上广摆摊买东西的,也有南下去广省、深城进电子厂的,也有去魔都或者附近的苏省干建筑工地的。

  总的来说,这群人辍学早,见到正在读书的同学,多多少少都会调侃一番。

  似乎每个打工回来的年轻人,看到以前的同学,都会点上一根烟,装作很酷的样子在寒风里哆哆嗦嗦……

  民间小调艺术团的聚餐定在本部的员工食堂里,经过几年的发展,民间小调艺术团光是艺人就已经超过一百五十号人。

  这些人里以皖北、鲁省、豫省的人居多,其余还有些散落在全国各地的都赶了过来。

  在他们眼里,江台镇俨然已经是曲艺发展的第二故乡,隐隐间已经成为京城、津市,东三省之外的第三大“曲艺圣地”。

  因为第二天就要过年,而且还要登台表演“春晚”,所以今天聚餐的人特别多,艺人们拖家带口,足足有三百多号人。

  好在总部的空间足够大,同时容纳三百多号人也绰绰有余。

  中午食堂里人声鼎沸,跟在京城的星火不一样,艺术团这群人艺人年纪都偏大,来艺术团之前都是走江湖的,见多识广。

  当然,偶尔也有一些表现不错的年轻人。

  “那个是唱豫剧的刘尚美,唱腔非常不错,是被她师傅重点培养的艺人,后来咱们在信市演出的时候就是认识了她们,加入了咱们艺术团,艺术团正在拍一部曲艺影视剧,她被列为备选女主角之一。”

  “那个胖胖的,看上去很有喜感的壮汉叫张猛,是东三省那边的,形象非常好,二人转唱的也不错,主要是他这吨位和长相非常讨喜,每次演出的时候,那些大爷大妈可稀罕他了。”

  “还有津市快板李长龙……”

  王星星坐在江培安身旁为他介绍着那些新加入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