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3章 喊谁叔叔呢?_我可不止是导演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不理解网络歌曲的意义,江培安却深知这其中的市场。

  网络歌曲的发展直接催生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彩铃。

  关于给手机设专属铃声这件事,从功能机时代过来的人,应该最有话语权。

  十多年前的《读者》、《故事会》等畅销杂志的封底,有一整版的小姐姐头像,以及各种带有数字编号的歌曲名单。

  但是,由于排版和美化设计问题,多少人以为是骗钱的?

  以后世的眼光来看,更像色情小广告。

  在彩铃疯狂的年代,花个一两块钱,下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然后设为手机铃声,是一件很讲究且体面的事。

  但在手机刚刚面世的时代,配套的铃声远没有那么丰富,而且基本都是呆板的电子音。

  前年,也就是2002年《京城晨报》曾有过这样一篇报导。

  记者称当时和弦铃声的风潮已经席卷了韩国和日本的手机市场。

  并逐渐影响到华夏的时尚年轻人,当时摩托罗拉V680还因配备了16和弦铃声而卖得格外好。

  在2003年,港省电信运营商CSL便已经推出了“原版铃声”服务。

  可以让用户直接选取当时的人气歌手作品当作自己的手机铃声。

  唱片公司也因“原版铃声”时代的到来得到快速发展。

  他们可以不用再借助中间人(如铃声制作公司或代理服务商)。

  而可以直接向运营商或用户出售特定的音乐内容,以便让音乐人获得更多的版权费。

  事实上也证明,优秀的手机铃声本质上也算是流行音乐的一种。

  它考验的是制作者如何从一段两三分钟的歌曲中提炼出最具代表性,且最吸引人的数十秒,而且还要百听不腻,且经久不衰。

  这期间诞生了不少爆款,比如用刀郎《2002年的第一场雪》制作的彩铃。

  半年时间内就收获了250多万次的点击下载,创收500多万元人民币。

  到了2005年彩铃市场更是迎来了大爆发。

  国内权威IT市场研究机构计世资讯发布的一份关于国内彩铃业务的调查表明。

  到2005年底,华夏彩铃用户数将突破6000万,其市场规模将突破20亿。

  后来涌现出一批特别口水话的彩铃歌曲,诸如:《猪之歌》。

  很多年之后,这位叫香香的女歌手,出了另一首传唱度很高的歌叫做:《就算没有如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插曲。

  唱得婉转动情、缠绵悱恻,一时间没法把她和唱着:

  “猪!你的鼻子有两个孔~”联系在一起。

  还有《孤单北半球》、《披着羊皮的狼》、《香水有毒》、《两只蝴蝶》、《爱情买卖》、《伤不起》等爆火彩铃歌曲。

  星火娱乐有这样的平台,也有清晰的发展思路,只要有人去做这件事,绝对能狠狠的啃下这么大一块蛋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