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零二章尘埃落定!_变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这份公文上,写的是什么呢?原来是一份告灾的公文——也就是从今年六七月开始,两畿、山东、河南、浙江、湖广一带,忽起旱灾!甚至随着时间发展,旱情还越来越严重!

  所以本来杨嗣昌等人,都知道此次大战的重要性,还都是咬着牙坚持的,不禀告给崇祯,可是坚持到现在,那是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啊……

  你说像山东,河南这种经常发生灾情的地方,来个旱灾也就算了,可是现在连浙江,湖广,这样的鱼米之乡,都出现了旱情,粮食歉收,这还叫人怎么活呀……

  所以现在的杨嗣昌,一手要赈济灾民,一手要维持军粮供应,实在是撑不下去了呀!所以在公文的末尾,他就很委婉的提醒道,皇上,是到了收兵的时候了……

  “哎——”崇祯看完之后,就是长叹一声,这就是天不假年啊,非人事也!

  然后在场的文武百官还都不明白呢,这份公文上写的什么呢?怎么皇上看完之后,整个人都蔫了呢?

  然后崇祯见了之后,也不说话,只是让人把这份公文当场宣读的,而等到在场文武百官听完之后,好吧,那些文官就不用说了,本来他们就主张可以收兵了,感觉已经很不错了。

  就连那些求战心切的武将们,本来只是在一个劲的叫嚣——俺们只管打仗,粮食不够是你们的事情!可是现在呢?也都一个个脑袋耷拉下来了,知道没戏了——都出了这样的事情了,还有力量继续出兵吗?

  于是在一片死寂中,杨山芦见状就是轻轻一叹,对于这场大灾情,他其实通过原本的历史记载,就有所了解的,并且知道这场大旱灾,在原本的历史上造成了相当大的灾难!

  例如杨山芦在观看这段历史记载的时候,记得最清晰的一段话就是,时任户部给事中的左懋第下到山东去督催漕运,就曾经上过这样一幅折子——“臣自静海抵临清,见百姓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深刻的描绘出了后方的惨况。

  而现在公文里并没有出现这些字眼,显见得和原来相比,已经好了很多(当然这也是很正常的,此次作为重灾区的山东,河南二省,几年前就已经有近百万百姓移民到琼州岛去了,所以受灾人口自然大为减轻了)。

  不过虽然如此,以现在的这些情况,看来也实在打不下去了,不过就算这样,在场这么多人,却再无一人提及此事,显然都怕在这种时候提起,徒惹皇帝不痛快啊……

  于是杨山芦一看,在场的也只有他,还有洪承畴等寥寥诸人,有这个身份来提出了,不过他看了一眼洪承畴,这个老官僚此时端坐不动,显然是不准备开口的样子。

  既然如此,杨山芦就是轻咳一声,然后郑重的出班进言了,只听见他朗声说道:“皇上,事不可为而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