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六章孟津县之微服私访!_变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是就在这一天,杨山芦就是带着刘红鲤,装扮成普通的大户人家模样,乘着一辆马车,带着几个‘仆人’,开始出发了,至于其他更多的亲卫,则是远远的跟在后面。

  孟津县离着洛阳府并不很远,等到他们来到之后,杨山芦已经回想起之前看过的材料……孟津县,占地百里,治下人口六七万,民生基本以农业为主。

  所以这样的一座小县城,实在是非常的普通,也和中原五省四五百座县城,别无二致,不过也就是因为这样,才能更加直观的反映出改革的效果来。

  来到之后,他们这一行人就开始入城了,按照大明每个县城的规矩,城门口都是有兵丁守卫的(一般都是巡检司派下的兵丁),可是他们入城的时候,这两个兵丁也只是检查了一下他们的路引,却并没有问他们收什么入城费的。

  而根据杨山芦所知,如果是在以前,像这种入城的话,守门的兵丁会根据人数的多少,收取2文至5文不等的入城费,可是现在呢?居然就取消了这一弊政?

  甚至根据杨山芦的观察,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这些人人多势众,所以这两个兵丁没有收取,乃至一些进城卖菜卖柴的百姓,这些兵丁同样没有收取,可见就是一视同仁的。

  入城不收入城费?而这就是吏治变得清明的表现了,入城费本来也是官场常例的一种,可是现在呢?

  并且取消了入城费之后,由此会不会促进民生发展,经济活跃呢?毕竟这也是很明显的,就好比后世,如果你出门做一次生意,可是走高速公路需要交的过桥费,高速费,都抵消了你做这次生意的全部利润,那你以后还有继续做生意的动力吗?而现在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这样的改变,让杨山芦见了就是暗暗点头啊。

  然后等到入城之后,杨山芦还发现,在城门口的告示栏处,还围着不少百姓的,在看着官府的最新公告。

  (这也是杨山芦的一个发明,以前官府的告示,都是张贴在县衙那里的,所以老百姓想要看的话,还必须要跑到县衙那里去,非常的不方便。

  不过现在嘛,杨山芦就把这个告示栏搬到了城门口,这样只要是入城的百姓,想要看看官府有什么最新告示的话,只要入城的时候就能看见,非常方便)。

  并且别看老百姓们大多目不识丁,不过却依然能够知道公告的内容,而这就得益于其中的一些少年(大学堂里的学子),正在给老百姓们进行讲解呢。

  然后这些少年,基本都来自民间,就像现在这样,这些少年大多都是跟着自己的老爹前来进城的(大学堂就像官府一样,现在每个星期放假一天,而今天正好是放假的日子)。

  并且得益于杨山芦当初的大手笔,现在每个府都有一个大学堂,甚至一些人口多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