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六章开国大典(中)_变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龙戏珠,如此一身威严的穿着,还真有几分君临天下的风采。

  至于在他的身后,紧随着的自然是杨山芦了,并且这个位置也是有说法的,杨嗣昌身为登基的新君,自然是站在首位的,并且还是独占鳌头,这一排只有他一个人。

  而站在第二排的,同样只有杨山芦一个人,包括杨山芦的二个哥哥一个弟弟,同样也是杨嗣昌的儿子,却只能站在第三排的,所以光是通过这个站位,就能看出不少信息来。

  再往后面,则是其他很多内定的高官了,像什么内阁辅宰,六部尚书之类的,除此之外,在这些高官的南侧,还有着一些明显是其他国家的使节……也就是南洋诸国,他们也全都前来观礼。

  至于之所以如此,那也是很明显的,首先,这个新建的国家,国力虽然比起大明来还差了一些,可是比起安南,暹罗这些南洋诸国,那是绝对超出多多的,所以谁要敢不来,这不是自找不痛快吗?

  除此之外,现在的马六甲黄金水道,收益虽然是杨山芦和大明对半分的,可是具体执行人,却都是杨山芦一方。

  所以这要是哪个国家敢不来捧场的话,只要杨山芦不让他们的船通过,就足够让他们喝一壶了,所以拿捏着他们的命脉,又怎敢不来呢?

  所以等到观景楼上,或是黑皮肤,或是白皮肤,整整二十几个国家的使节齐聚一堂之后,那真是有一种万国来朝的味道。

  当然这个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来自大明本国的使节,对于一个由汉人新兴的国家,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极大增强我汉人力量的国家,大明方面如何重视都是不为过的!

  所以这次除了有刘宗周、黄道周这样自告奋勇前来的之外,大明还派出了一个庞大的使节团前来祝贺的,而为首的就是由内阁首辅刘宇亮亲自领衔的。

  甚至按照刘宇亮的说法,也就是崇祯皇帝实在脱不开身,不然的话他都想亲临现场呢!由此也就可以看出大明对于这次立国的重视。

  当然对于崇祯有这样的想法,杨山芦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管怎么说,汉人能在他的主政期间开枝散叶,重新建立一个国家,而且还是互为兄弟之国的亲密关系,所以他一个英明的君主称号,那是跑不了的。

  当然就算这样,在观景楼上的数百人中,最激动,最兴奋的莫过于此次事件的主角,一代开国大帝杨嗣昌了。

  老实说像他的际遇也是够离奇的了,原本他只是一个两榜进士,读书之人,就算之后官运亨通,最大的期望也不过是能够成为一代名臣,死后有个文正的谥号,已经是他人生中最高的志向了。

  可是现在呢?居然还能尝尝当皇帝的滋味?面南背北?称孤道寡?

  虽然杨嗣昌心里也清楚,他这个皇帝是靠着儿子才当上的,但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