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九章新型内阁_变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人进行监督,所以如此双管齐下之后,基本上能保证选举的公正性。

  并且这样的投票选举,还是有现实基础的……因为日常这些内阁大学士的处政措施,包括对一些重大国事的处理方略,都是会在整个新长安的几百个布告亭上公布的。

  所以百姓们对于这些内阁大学士做事合不合自己的心意,做事是否偏心,心里都有一杆称,而这样一来,你做了亏心事,到时候就不要怪百姓们把你赶下台了,进而就保证了选举的公平性……这样选出来的内阁大学士,应该是能为百姓办事的。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重大国策的公正性,过几年杨山芦还会试着推出一个听证制度,就是由民间一些有名望的开明士绅担任。

  到时候每半年举行一次听证会,并且他们的权力不小,可以对内阁大学士制定的国策有质疑和驳回的权力,连续三次驳回,视为不称职的标志,这样对重大国策进一步进行优化。

  当然这个因为步子迈得太大,杨山芦决定过几年再予以实施,给他们一些心理缓冲的时间。

  然后在这样的改变中,总体上来说,制定重大国策时更加公平合理了,内阁的权力也增加了,但是皇权却被限制了。

  所以为了安抚老爹,杨山芦就特意给他留了一道后门……也就是那些重大国策可以由大学士来决断,但是皇帝也有主动过问和决定的权力(如果双方的意见不一,那么就交由扩大化的二十人会议来决定,如果还不行,继续扩大表决,类似于后世的人民代//表大会)。

  而这样一来,如果自己的老爹精力充沛,相信以他的老练,是可以把国事处理的很好的,特别是那些重大国事,出现失误的几率很小。

  当然,如果他精力不足或者不愿意处理政事(就像那位躲在后宫,几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那样),这样的内阁制度也能很好的处理国事,保证国家有效运转。

  所以以上这些,就是新中华帝国新鲜出炉的的诸多制度,当然现在没人能意识到,这些新制度的出台,会对后世的中华文明,造成多么深远的影响……

  “具体来说就是这样,诸卿以为然否?”随着杨嗣昌高坐龙椅之上,出声询问的时候,在场诸多臣子也都没什么异议的。

  (几天前已经给他们透露过风声,并且这些改变也没损害他们的利益,当然反过来说,就算有所损害,有玄甲军镇压在此,这些人也蹦跶不起来,所能做的只是同意或不同意……)

  而杨山芦见了这一幕,却是非常的感慨……现在迈出的这一小步,却可以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啊……在原本的历史中,这样的制度要在几百年之后才会有,不过现在嘛……

  然后这样都没有异议之后,接下来就是正式任命百官了,然后因为有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