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百零三、等_明末太子:召唤猛将,复我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沿岸的百姓对范济世的评价还算不错,都夸他是个清官,李佥都此话怎讲?”

  李英杰杵着腰昂着头道:“范济世鼓励沿河百姓在河道两岸种植庄稼,蔬菜,甚至有人把青菜萝卜种进了分流的泄洪道里面,他也不严加约束。

  前几年旱灾不断,所以没有发生什么大事,百姓还因为多收了庄稼夸赞他是个好官。

  然而,微臣要骂他拣了芝麻丢了西瓜,骂他不知道哪头重哪头轻,万一哪天天降暴雨,泄洪的时候河道阻塞,定然会造成黄河决堤,遗祸千里,生灵涂炭啊!”

  朱慈烺眉头紧蹙,沉吟片刻道:“你说的有些道理,闯军的围城才撤走不过七八天,你是如何知道这个消息的?”

  李英杰道:“臣去年就听派出去的御史提及此事,不过具体事宜尚未掌握清楚,因此未敢弹劾。此番闯军刚刚撤走,臣便派了亲信快马加鞭赶往开封、河南、济南、东昌等地核实,发现百姓利用泄洪道种菜之风愈演愈烈。”

  顿了一顿,继续道:“在范济世的治下,非但黄河沿岸如此,其他的运河、淮河、海河等大河的泄洪道皆有此种现象,若不加以遏制改正,等到暴雨来临,大祸酿成之时,悔之晚矣!”

  朱慈烺听完李英杰的启奏后点了点头,目光落在荀彧身上:“荀昱何在?”

  荀彧前几日去天津推广口罩的制作和佩戴事宜,昨日晌午才刚刚返回京城,听到太子召唤自己,急忙出列作揖:“臣在!”

  “本宫授予你右佥都御史的头衔,命你克日启程去一趟济宁的河道总督衙门彻查此事,并命范济世做出解释,倘若暴雨骤至该如何防洪?”

  朱慈烺金口玉言,将正五品的工部郎中荀彧提拔为正四品的佥都御史,担任巡差大臣,前往沿河各地核实此事,消除隐患。

  “臣谨遵太子殿下圣谕!”荀彧躬身领命。

  李英杰有些不服:“太子爷,这事是我提的,为何不让微臣去巡视一番?”

  朱慈烺摆摆手:“刚则易折,弦紧易断。荀昱比你更适合做钦差,你就继续留在京城监督百官吧!”

  治理河道之事暂时告一段落,接着由内外城总兵官、明威将军戚继光出列禀奏战况:

  “启奏殿下,闯军不仅三日没有攻城,甚至于昨夜悄悄拔营向西撤退了三十里,不知是何用意?臣与王国兴、司马严两位将军讨论了半夜,无法判断李自成的用意,故此当朝禀明,请诸位同僚说说看法。”

  明朝的文官对于军事几乎都是门外汉,连戚继光、王国兴这些武将都无法做出准确判断,谁又会站出来班门弄斧?

  术业有专攻,你这不是难为人嘛,当下一个个装作充耳不闻,或者低头凝思,或者抬头仰望,总之不予置评,不说话就不会犯错。

  兵部尚书王家彦没办法,站出来分析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