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6、接纳_大国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上面整整齐齐别着两排鱼钩似的曲针。

  这是徐小乐用来缝合外伤的工具,外面买不到,寻常铁匠也不会打造。现在他用的,都是买了现成的针,家里姐姐妹妹们一起帮着拗弯到适用的弧度。

  徐小乐心中惭愧,暗道:嫂嫂说我丢三落四一点都不错,我药箱里只带了一支,若是钝了可就没办法啦。

  徐小乐卷起布卷,放回布袋,又贴身放好。他从背篓里取出药箱递给高若楠,道:“好吧,这一路上你就给我背药箱,除了一日三餐,不能靠近囚车。你答应么?”他最后一句话却是压低了声音,不让锦衣卫们听到。

  高若楠总算松了口气,觉得自己在这支队伍里有了用处,因此也就不显得突兀了。她接过药箱,肩头微微一沉,还有些重。

  这里面装的大多是沿途容易用到的成药和不太容易在野外采用、需要炮制的草药,比之徐小乐在城里出诊要麻烦得多。考虑到翻山越岭,难免有些外伤,徐小乐还装了包扎用的蒸纱带、急救用的蜂蜜,东西预备得多,分量自然不轻。

  本来这次停留就是给高知府解个枷锁,并不打算休息,所以徐小乐和高若楠很快就回到了队伍里,继续前进。

  高若楠没有坐骑,走出十里路就有些吃不消了。她忍不住问徐小乐道:“小乐哥哥,咱们为什么不坐船?不是说从苏州坐船去京师比较快么?”

  徐小乐也不知道,就找了个机会追到穆青友一边,道:“穆百户,咱们前头换船么?”

  穆青友指了指高知府,道:“锦衣卫押解人犯,一般是不走水路的。”

  水路虽然快捷便当,人也轻松,但是对于人犯来说机会也多。既有招徕同伙的机会,也有自杀的机会。

  就比如说:人有三急,锦衣卫总不能老是给犯人倒便桶吧?若是不倒,跟犯人在一个船舱里又吃不消。那么很容易就会想到个便捷的方法:让犯人自己去船边方便。于是犯人就有机会跳水自尽或是逃走了。

  总之,在船舱那种空间狭窄的地方,不利于发挥锦衣卫人多和弓弩的优势。走陆路虽然辛苦耗时,但是一切尽在掌握,不容易出差错。

  穆青友本来不打算将这些道理说透,略一思量还是告诉了徐小乐。他知道徐小乐是个聪明人,应该能够听出他的弦外之音:别打高知府的主意,这回锦衣卫可是很认真的。

  徐小乐本来就没这个心思,听了也就当故事听,开开眼界而已。他轻松地骑着墨精前后晃荡了一圈,呼吸着春天的气息,整个人精神焕发。

  高若楠却仍旧得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没有任何改善。她想想自己这辈子都没走过这么多路,脚疼之余心也疼了起来,但是转念一想,还好自己没裹足,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

  小汤有个“小汤说书”,就是简介上挂着的那的。最近想来想去不知道写什么,就把十年前的《占戈》一书放在上面连载。每天一章,完本作品,风格有些小清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移步去看看,这也算是复古风嘛。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