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章 九个“年轻”的博物馆_我的国风百艺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GM声中,张立国的声音低沉而庄重。

  “据坤灵之正位,仿太紫之圆方,六百年,紫禁城!”

  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从中间的九个大门中第一个走了出来。

  “宝刻渊薮,汗青永照,九百三十年,长安碑林。”

  长安碑林博物馆的副馆长从另一边的大门中走了出来。

  “壮志谐风雅,咫尺筑天堂,一千年,苏省古典园林。”

  苏州博物馆副馆长也走了出来。

  “守婆娑净土,乘雪域雄风,一千三百年藏省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管理处的副处长身穿着藏族同胞的服饰走了出来。

  “逴跞古今,并鉴四大文明,一千七百年,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研究院的副院长从大门中走了出来。

  “八表同风,开启华夏大一统,两千二百年,秦始皇帝陵。”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微笑着走了出来。

  “传千年之精义,燃万古之明灯,两千五百年,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孔子博物院的副院长也走了出来。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三千二百年,广汉三星堆。”

  三星堆博物馆的副馆长走了出来。

  “金风震铄,宏规大起,三千三百年,安阳殷墟。”

  殷墟博物馆馆长最后一个走了出来。

  看着这一位位从大门中走出来的博物馆的负责人们,观看这个节目的观众们都有一种无比骄傲的感觉,从六百年的紫禁城一直到三千三百年的殷墟,从华夏有出土记载的商朝,一直到了如今的紫禁城,这说明了我们华夏的历史从来都没有中断过。

  不管是历史上的四大古国,还是五大古国,到了现在,只有华夏,是从古代一直传承到了今天,中间虽然有衰落的时候,但是,我们的文化,从来都没有断绝过。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碑石有灵,翰墨隽永,四千方的宝刻,集书艺,演文字,藏典籍,载历史,大音无声,传云章于千载,妙笔天工,存文脉至万年!”

  张立国的身边出现了无数虚幻的碑林石刻,将他团团的包围了起来,而他的身后,正是那座碑林的迎客第一碑——石台孝经碑。

  “那么接下来,长安碑林博物馆推选的第一件国宝是什么呢?它的守护人又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揭晓。”

  每一期节目,都会由一个博物馆,推出三件国宝,让大家对这个博物馆有一个切实的印象。

  镜头一转,林桐那张年轻帅气,儒雅翩翩的笑脸出现在了镜头里。

  这是在长安碑林的那一段外景录像。

  林桐在王庆伟研究院的带领下,认识今天他要守护的这件国宝——石台孝经碑。

  在最后,林桐拿着象征着守护人的一方透明宝印,对着镜头,郑重其事的说道,“《国家宝藏》,我来了!”

  镜头再次回到了演播厅,张立国笑着说道,“让我们用掌声有请国宝守护人,林桐!”

  在全场观众的掌声中,林桐穿着一件月白色的长衫,从后面走了出来。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就连台上的张立国都不禁为这个年轻人在心中点了个赞。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