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6章 徙戎论(上)_汉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统笑的原因很简单,在对戎狄上面的研究,他可谓是在场研究得最透彻的一个。

  他完全有资格这么说。

  对北方戎狄的研究,江统说实话已经研究了五六年了,写的书也成了一半了。

  剩下的一半,完成它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现今欧阳建居然用戎狄之策这样的实物国策来与王生比试,江统在不屑之余,心中还是存着一些好奇的。

  莫非,这欧阳建真有高论?

  如若不然,他如何敢如此嚣张的提出戎狄之策?

  融汇百家之长,吸收他们精华的部分,去其糟泊,这是江统擅长做的事情。

  江统的徙戎论,本来就是吸纳前人优秀观点,再加上他自己观点而成的时论。

  戎狄问题,并不只是西晋一朝的问题。

  自汉以来,少数民族因政策、天灾、战争等原因屡次内迁,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民族矛盾。

  如泰始六年鲜卑族秃发树机能叛乱、元康四年匈奴族郝散起义和元康六年氐羌齐万年起义等。

  由此原因,一些官员士人纷纷提出将少数民族迁的观点,如邓艾、傅玄、郭钦等。

  到晋武帝平吴前后,戎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了。

  说实话,这个锅曹操是要背大半锅的,历代之中,曹操内迁的戎狄入关是最多的。

  戎狄多了,自然问题也就多了。

  为解决这些问题,西晋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平定这些戎狄羌氐的叛乱。

  于是,江统的徙戎论应运而生。

  可惜的是

  当朝皇帝是晋惠帝,一个白痴皇帝,加之此时贾南风专心擅权,之后的司马伦更是一个草包,徙戎论便这般被搁浅下去了。

  若是西晋用了这个徙戎论,说不定五胡乱华也不会出现了。

  当然,历史充满着意外,有时却是一点意外都没有。

  王生跪坐期间,他前世是学习魏晋南北朝历史的。

  南北朝历史,你便不能抛开这些戎狄。

  五胡十六国,这些少数民族的政权更迭,在这段历史中,汉人确实出了一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但此时中华大地的主角,其实大半都是这些异族人。

  戎狄之策,王生心中自有论调。

  这个时候,王生便发现穿越者的好处了。

  这些人此时摸索的东西,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东西,历史已经给了它们最公正的评价了。

  见着王生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欧阳建不知不觉也有些心虚起来了。

  但是很快,这些心虚的念头马上便被他抛出去了。

  他为什么要心虚?

  此子不过及冠,他有什么好怕?

  即便是文赋超绝,清谈过人,难不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诸葛孔明起陇中,这洛阳可不是隆中,你王生也不是武侯。

  诸葛孔明这般人物,千年只有一个,你王生也能与他一般?

  这样想了之后,欧阳建心里果然镇定了不少。

  这些日子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