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九章 请降_汉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故事,立百官制度,李雄听从。

  在阎式身后,则是仆射杨褒、太宰李国、司空李离等人。

  在这些人的后面,则是几个本地世家的人,譬如谯同、张备等人。

  原本李特李雄带着六郡百姓到益州就食,没想到稀里糊涂的成为了流民帅,又以为晋朝已经时日无多了,便成立汉国。

  结果...

  齐王之乱被平定,他这边变得风雨飘摇起来了。

  尤其是本地世家的势力,最让他头疼。

  对于益州的世家势力,李雄还花费了不少时间,才搞清楚他们的关系。

  说到益州本土世家势力,就不得不从刘焉刘璋父子说起了。

  东汉中平五年,刘焉向汉灵帝提出“废史立牧”的建议,原因是因为当时地方的情况确实是比较恶劣,理论上刺史只有监察的权力,没有行政的权力,州刺史权重太轻,处理突发的事件有些不方便,所以就干脆用州牧换掉州刺史,派一些宗室清流到地方,算是为汉室留一条后路。

  其实刘焉并不是真正忠于汉室,因为在东汉的乱世中,中央失去对地方的控制,朝中重臣还不如地方长官。

  至少地方长官能够掌握的资源比朝中要多得多,也能更好地进入到中原逐鹿的状态。

  正巧在当年比较乱套,各地黄巾军复起,益州刺史郤俭政绩不佳,于是刘焉得偿所愿,成为了益州牧。

  光成为益州牧也不算真正控制了益州,就像中央对地方失控一样,如果州刺史或者州牧没有足够的力量,那么也很容易被当地的世家大族架空或者瓜分权力。

  从东晋时期“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中就可以了解这一点。刘焉为了加强对益州的统治,他吸收了很多从益州外部州郡避难而来的流动人口。

  这些人要想与益州本土大户竞争就需要依附刘焉,刘焉也需要他们作为自己的嫡系力量。

  这支力量被史料中称为“东州士”,是益州中很活跃的一支力量,一直持续到蜀汉灭亡。

  因为“东州士”的力量,刘焉对益州的控制还是可以,不过也埋下了一些隐患。在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刘焉去世,益州本土大户的代表人物赵韪、王商等人推举刘璋为新的益州牧。

  刘璋性格相对于刘焉来说比较软弱,他虽然也采用刘焉那种以“东州士”对抗益州本土大户的策略,但是并不彻底,对益州本土大户的诉求也给予一定的满足。

  刘璋的策略让益州本土大户稍稍归心,但也导致“东州士”对刘璋统治的不信任。

  在刘焉、刘璋父子与刘备、刘禅父子统治益州时期,益州本土大户对外来户的矛盾是益州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一环,也可以说是一定程度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在刘焉时期,二者之间的矛盾就相当激烈,主要是集中在益州本土大户与“东州士”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