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八章 凌沺的奏折_狼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圣上,这是臣针对臻武司一事,所写奏折,请圣上过目。”昭华殿内,凌沺从袖中取出自己昨夜写就的奏折呈上。

  “说说吧,你都是怎么打算的。”苏连城接过折子递给隆彰帝,后者一边翻看,一边说道。

  夏侯灼、林佑芝坐在一旁,也是绕有兴致,等着凌沺开口。

  这俩就算文武官员两边的代表了,隆彰帝让凌沺言说清楚,也是给他们听的,尤其是林佑芝。

  作为尚书令、又是政事堂诸相之首,臻武司日后如何更好的运转,这位还是有些话语权的,此间凌沺言说种种,若是有不当之处,他也可以提出异议,或者回到政事堂,诸相一并商议一下。

  隆彰帝虽是有一言而定的能力,但并不会事事如此去做,他也要给政事堂诸相和大臣们尊重的,诸相也并非皇帝的摆设,他们的作用也很重要。

  就拿臻武司一事来说,只要将臻武司成立一事落成,隆彰帝便不会事事插手、独掌,只要目的不变,很多政令的设定、规范,他都会交给政事堂诸相商议论定。

  他和诸相之间,也是会相互妥协,乃至扯皮的,不会只是一味强压。

  相权压过皇权,不是好事;相权与之皇权的牵制作用,一旦失去,对大璟也并无好处。

  他一直在营造一个,皇权稍大于相权,却又相对平衡的局面,让皇权更重,又让相权不至于无用,让诸相与百官仍旧有用武之地,可以各展所长。

  就目前来说,隆彰帝在位这些年,基本还是完全做到了这些的。

  至于夏侯灼,一个是他自己好奇,一个也是他而今是大璟军中的绝对代表人物,且有听政之权,虽然没有决定权,但是了解具体、予以建议,也是完全可以且必要的。

  “第一点,是武籍订立的标准。臣以为……”凌沺也不怯场,当下便侃侃而谈,说及自己的一应想法和打算。

  江湖很大,不仅只有武人。武人很多,也不都全在江湖。

  前者,有武人,有贩夫走卒,有暗道势力等等,不一而足,‘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并非只是句脍炙人口的名句,也基本算是事实。

  这个凌沺其实没有多少概念,他自己都一直并没有真的弄明白,江湖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所以他直接将之撇开,不去考虑,转而将主要目标都放在狭义的江湖,也就是武林之中。

  至于武人嘛,就是习武之人。

  除去军中,其实可以都看做武人不谈。

  民间各种各样方式,去习练了武艺的人,也都是武人。

  这些人中,以武艺吃饭的,不论是打家劫舍、行侠仗义,亦或者只是生活在一个以武为主,都是武人的这么一个圈子里、也就是所谓武林人士的,为数最多。

  但自幼习练家传、师传武艺,立志从军报国的人有,只是习武强身健体,求一自保之力的也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