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6.自首前的14个小时(4):偏差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天十点】

  《一个医生离开公立医院后的三年》

  三年前,L医生从他工作了20余年的北京一著名三甲医院辞职,加入了一所高端私立医院工作,在私立医院工作了三年多后,他再度选择了辞职,重返公立三甲医院。

  以下内容是基于L医生的讲述编辑整理而成,为方便叙述,我们将L医生辞职的公立医院称为B医院,他加入的私立医院称为H医院,他回归的公立医院称为C医院。本文发布前经L医生确认。

  我是神经内科医生。

  辞职的时候,我已经是正高职称了。2012年晋的正高,一般40岁前晋正高都算是比较早的,我拖了一年,40岁整晋的。在科里我也很受主任器重,一直担任他的副手,做行政副主任。大家都认为,我已经渡过了医生职业中最艰难的阶段,未来一片光明了。

  对于我的辞职,院长也觉得很突然,也多次挽留。她对我说,即使你一定要走,H医院也不适合你,个人的发展和平台确实有很重要的关系,你一定要慎重考虑。

  说实话,我也是下了非常大决心才做出这个决定。

  医生这个职业是我从小的理想。我从小身体不好,经常生病,我记得那时候去趟公园,回来都会发烧,所以经常出入医院。从小我就对医院的环境很熟悉,感觉医生很了不起,能给人看好病。

  所以我从小就想当医生,小时候的玩具都是听诊器、注射器之类的。高考填志愿时,我基本上填的都是医学院校,最后考上了首都医科大学,我的博士是在北大医学部读的,博士毕业后就留在了北医教学医院B医院工作。

  对于别人来说,医生可能只是一个谋生的职业,但对我来说,除了谋生之外,还是我愿望的实现,这个职业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当我做了20余年医生后,我发现我虽然很忙,忙到一年都休不了几个周末,但我用于临床的时间、真正看病的时间越来越少。

  一年到头,我的周末几乎都在外面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这些会议有些确实是有收获的,但有时也有一些重复性的会议。你知道,中国社会是讲人情的,请你去捧场也没法推脱,在学术圈里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

  用于看病的时间越来越少,我觉得这已经违背了我做医生的初心。另外周末都在外面开会,也让我疲于应付。

  促使我离开的另一个原因是医生的执业环境越来越不好。我做住院总的时候,有次夜里去会诊,正赶上患者家属围攻请我会诊的那个医生,我上去拉,结果病人家属把我给打了,鼻骨骨折,流了很多血。但那是比较早的事情,当时也没有媒体报道伤医新闻。

  后来2003年非典,医生的地位明显提高了,我以为疫情结束后医生的地位能够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