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3章 失踪的五十万两_我真不想当皇帝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都记清楚了。”

  一旦被人传出去,说逍遥王店大欺客,以后谁还会光顾他的买卖?

  眼见客人们还等着,姜桓大袖一卷:“别跪着了,忙着去吧。”

  那个当官的如蒙大赦,赶紧端起了盘子,笑吟吟的道:“不好意思,客官。”

  “方才都是本官的不是,别往心里去,你要的东西,稍后就来。”

  姜桓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带着洛依依,又晃悠到了别处。

  宫城大内,御书房。

  啪的一声闷响,姜无界将手上的奏折,狠狠的摔在了地上:“废物。”

  “把这逆子派到楚州,朕当初真是瞎了眼。”

  刚从外面回来的太监,不禁一激灵:“陛下,这是出什么事了?”

  姜无界阴着脸:“姜威这个逆子,去楚州一月有余,却没有丝毫的进展。”

  “而今楚州还是哀鸿遍野,若非这份奏折,朕还不知道他在楚州,都干了什么好事?”

  太监赶紧劝慰:“陛下,逍遥王爷早就说过,楚州不下雨,乃是那什么气候使然。”

  想了半天,他才想出这个生僻的词儿:“如此看来,此时也不全是梁王殿下的过失。”

  这个年近五旬的老太监,打小就跟着姜无界,算得上姜无界最信任的人之一。

  若非如此,他也不敢在姜无界震怒的时候,出言问个究竟。

  姜无界火气更甚:“楚州大旱,确实不是姜威的过错,可你看看他在楚州,都干了什么?”

  “楚州柳杨县的知县潘呈,在奏报中说,姜威一到楚州,就忙着吃宴席、拉关系。”

  “他哪是去赈灾的,分明是借着赈灾的由头,去扩充自己的势力。”

  “柳杨县是受灾最重的地方,但潘呈几次上书姜威,他却不闻不问,更别说前去看看。”

  “潘呈逼的没主意了,这才向朕说了实话,不然朕还眼巴巴的盼着姜威回朝呢。”

  “如今柳杨县赤地千里、饿殍遍地,朕如何向祖宗交代,如何向百姓交代?”

  本来还想为姜威说话的太监,也皱起了眉头:“陛下,不对啊。”

  “梁王殿下去楚州时,可是带着五十万两的赈灾款,有这些钱,百姓还能饿死?”

  姜无界的眉头更紧:“这个时候,那些银子去了什么地方,恐怕只有姜威知道。”

  太监又轻声问:“那梁王殿下,现在何处,可否赶去了柳杨县?”

  姜无界冷哼:“他要有这份觉悟,潘呈的奏报,就不会摆在朕的面前了。”

  “潘呈说,听楚州传来的消息,姜威自知赈灾无望,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

  “这份奏报是十一天前、姜威离开楚州后发来的,恐怕这会儿,姜威都快进城了。”

  “你说说看,若不是姜威私吞了赈灾款,事情怎么可能,闹到这步田地?”

  “没用的东西,真是气死朕了。”

  越说他的火气越大,最终连桌上的烫手的茶杯,都给摔了个粉碎。

  太监想了想:“陛下,您先别忙着生气。”

  “楚州距京都千里之遥,究竟发生了什么,谁也说不好。”

  “恕奴才直言,人心隔肚皮,恐怕这潘呈的奏报,不一定就那么可信。”

  “谁知是不是那潘呈,与梁王殿下有私怨,这才上书报复,一切都未可知。”

  “奴才说句僭越的实话,陛下曾经几度冤枉逍遥王,可不能再冤枉了梁王殿下。”

  整个皇宫里,这种露骨的指责,恐怕也只有他一个人敢说了。

  但拧着眉毛的姜无界,却也没有责怪他的迹象:“你想说什么?”

  太监弯腰捡起奏本:“奴才的意思是,再派干员前往楚州,一探究竟。”

  “到时楚州的形势究竟如何,潘呈的话是真是假,全都一目了然。”

  “而且梁王殿下无功而返,朝廷也还要派人去赈灾,如此也算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当然,究竟如何处置,还请陛下圣裁。”

  姜无界站起身,四下转了转:“有道理,楚州的事,不能再耽搁了。”

  “明日早朝,让六部九卿议一下,看看派何人前往楚州,最为合适。”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