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 韩王荐良将,战云起纷纷_凡道剑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止,继而陷入了一阵尴尬的安静。

  所有文官都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家奴,居然有如此气量。

  如果说,这不是赵南星的气度。那就说明,赵南星看透了众人的计谋。

  那更可怕。

  众人心中,开始萌生出一股恐惧感,开始对三贤王韩成雁的势力感到一丝丝畏惧。

  当初,老王爷去世,韩成雁刚刚继位,众人还满是鄙夷,认为其出生牛犊,镇不住闻名天下的羽林卫。

  可是没过多久,韩成雁统帅三万铁骑北出汉中,直取齐州,大破北唐八万兵马,转战一百八十里,斩敌掳掠无数,巩固了南汉北方门户,至此十三年汉唐无战事。

  而两位王爷为首的文官集团依旧瞧不起韩成雁,认为其只是一介莽夫。

  后来干脆直截了当,断了韩成雁军粮钱饷,弹劾朝中二十三名良将,致使韩成雁退出朝堂,被迫分兵驻守蜀中,各自屯田发展,勉强维持八万之众。

  那时候,文官党更是戏称韩成雁的派系是“乞农军”,意思是乞丐一样的农民军,既要打仗还要种地,不是各处征粮求饷,狼狈不堪。

  但是再后来,就是洛中十四年,韩成雁经过几年经营,羽林卫的形势逐渐稳定,韩成雁便开始了报复之路。

  洛中十四年三月,韩成雁出兵长江口岸,以“走私”罪名,截杀平阳王府官船,掳掠饷银八百万两。

  洛中十四年五月,韩成雁带外宫侍卫八百人,斩杀内阁附属六品以下官员七十人,罪名是“通敌”。

  洛中十四年八月,韩成雁率八百铁骑火烧鸡鸣寺,烧死大国师玄英和尚,罪名是“谋反”。

  一时间,朝野震动,可两位王爷却只是笑笑,认为韩成雁只会行匹夫之举,难以成势。

  可现在,两位王爷及一众文官,却在一个小小家奴面前,感到了一丝愧疚。

  倘若一个家奴尚且有如此眼光与气量……

  看来,小看那小娃子了。

  两位王爷的脸上,显露出一丝计划败露后的尴尬。

  而一众文官,本来就有“树倒猢狲散”的想法,现在心知彻底得罪了三贤王,而且没有了回旋余地,连死了的心都有了。

  这时,洪德王收起了先前嚣张轻蔑的表情,平静地说道。

  洪德王:“赵大人,你今天来不会只是被我等取笑吧?”

  赵南星摇摇头,苦笑一阵。

  洪德王事到如今仍然要强调一句“我们”,可见其对一众文官内部逐渐分裂的情况已经了解了。所以赵南星眼见他们计划失败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只能苦笑几声,以示“同情”。

  赵南星轻轻咳嗽几声:“传我家大人的话。”

  赵南星:“韩王殿下的意思,如果大汉内忧外患,料想你们也不会有什么作为。”

  洪德王:“你!”

  赵南星丝毫不理会洪德王,继续说道。

  赵南星:“韩王殿下说,他不急着取你们的狗命。”

  话音刚落,两位王爷见颜面扫地,怒火中烧,但是又无可奈何。

  而一众文官,听到“不急着取你们的狗命”,却如同抓住救命稻草,眼神顿时平和了许多,心中不免窃喜。

  赵南星:“东南战乱,朝中妖祸,我家大人已经向陛下上疏举荐一人。”

  赵南星:“至于我家殿下,他这次绝不插手干预,蜀中八万棕马铁骑,按兵不动。”

  赵南星:“希望二位王爷好自为之。”

  说完,赵南星转身,快步离去。

  平阳王见局势如此,自己也无能为力,也只能听天由命,如此安排。

  但是他还是想知道,韩成雁推荐的那个人是朝中哪一派系,以便日后拉拢。

  平阳王:“赵大人,可否告诉本王,韩王殿下推荐的是谁。”

  只见赵南星头也不回,轻轻摆了摆手。

  赵南星大声说道:“那人是陛下独属武官,几年前九江水战时的一百夫长。”

  “公孙琦。”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