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一章 陛下塑能臣,子墨出道乡_凡道剑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坎里。

  南汉立国时,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率先起兵,在短短几个月里,打得大齐君臣两度迁都,威震天下。可是随着天下局势的变动,在三家分齐的议和之后却只得到蜀中之地,疆域人口远远不如北唐与南明,虽然名义上南汉为其他两国名义上的“皇兄”,享受明唐两国的朝贡贺拜,但是地域的局限导致的国力衰退却是无力回天的。

  国力日衰,外敌就会逐渐猖獗,这便成了赵安的眼中钉肉中刺,如鲠在喉。

  徐子墨缓缓说道:“欲得天下君权,就要先联结明藩,一同除掉国力最为强大的唐蛮,待天下平分,汉明两国再作决战。”

  徐子墨:“所以济州之乱,是陛下秘密与明君一同谋划的。”

  徐子墨:“而公孙琦去济州并不是出征。”

  徐子墨:“而是谈判。”

  徐子墨:“之所以要以战乱为契机,是为了制造出明藩入侵的假象,用来迷惑内阁与唐蛮。”

  徐子墨:“只有这样,陛下才能派去一个心腹武将,在唐蛮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密谋日后大计。”

  赵安有些警觉地望向徐子墨:“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赵安并不相信这些是徐子墨自己推测的,而是公孙琦告诉徐子墨的,如果是这样,那公孙琦就留不得了。

  徐子墨:“公孙琦出征,没有经过祭旗等礼部仪式。另外,济州一战,死的都是内阁的人。这些疑点放在一起,趁便猜到了陛下的打算。”

  赵安的疑心依旧没有放下:“所以,徐爱卿打算怎样帮助朕?”

  徐子墨:“令三万羽林卫北出汉中,屯兵在汉唐门户,而韩成雁留职京中。再调四万人马攻打洛阴,至此济州的明军与洛阴汉军可达七万人,对江北重镇含章郡成犄角攻势。”

  徐子墨:“世人皆以耕农为重,而轻视贸易商贾。”

  徐子墨:“唐蛮强盛所靠,唯田亩人丁。故蜀中应当因地制宜,兴桑梓水利,木材器械,以此与唐明交好贸易,积累钱帛,再暗地用商贾之利私下购入米粮盐铁,屯藏重镇。”

  徐子墨:“至此,蜀中虽小,却可以掩人耳目,藏兵三十余万,助陛下再造山河。”

  一时间,汉皇欣喜,徐子墨一席话令赵安如同醍醐灌顶,顿时起身,向徐子墨拜了一拜。

  赵安:“徐爱卿。”

  赵安:“你可愿留在我大汉朝中,助朕大展宏图。”

  徐子墨冷冷笑道:“陛下既然安排了臣在三贤王府前征战,便已经想好了留下臣的方法。”

  赵安心知徐子墨一心报仇,听到此话也明白徐子墨心意。

  赵安:“那,朕便封徐爱卿为御前知事,加封大理寺少卿职,执掌大汉律法执行之权。”

  徐子墨:“臣无功不受禄……”

  赵安缓缓抬头,看着一身湿漉漉的徐子墨。

  赵安:“死了这么多人,朕才布好这个局,就为了造出一个挽大厦将倾之能臣。”

  赵安:“这个人就是你。”

  徐子墨点了点头:“那臣遵旨。”

  赵安:“今天你来,是为了这个吧。”

  赵安从怀中取出那个小瓷瓶:“平阳公主的毒,是朕让人下的,不为别的,就是给你看的。这是解药,服下后片刻便可解了妖毒,你拿去救人吧。”

  赵安伸手将解药递给徐子墨。

  徐子墨接过解药,也不客气,简单拜谢,转身就要离去。

  徐子墨:“那臣先行告退。”

  徐子墨还没有走出门,就被赵安一声叫住。

  赵安:“徐子墨!”

  赵安:“今天,从你出了这个门起。”

  “你我君是君。”

  “臣是臣。”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