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三章 赵安诉衷肠,子墨入世场_凡道剑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交易,在和徐子墨一点点谈判。

  徐子墨只是跪在地上,低着头,不去看赵安。

  徐子墨:“臣能做的,只能做陛下凡间的事情。”

  徐子墨:“至于其他的,恕臣无能为力。”

  徐子墨直接挑明了态度,自己只能帮助赵安处理处理政务,不能用道法帮赵安逆天改命,也借此希望赵安不要动歪心思。

  赵安淡淡地说道:“这些你不用操心。”

  那语气,没有一丝情感,让人无法揣摩他的意思。

  赵安:“叛逆天道的事情,真不会要你做的。”

  赵安:“朕想要的,是你能成为一个统帅三军,挽大厦之将倾的国之栋梁,中流砥柱。”

  赵安:“将我大汉百姓,不受外族欺侮。”

  赵安:“上不欺君,下不罔民。”

  赵安:“仅此而已。”

  徐子墨:“臣领旨。”

  赵安:“知道朕为什么还要布这个局吗?”

  徐子墨:“陛下想用前车之鉴,告诉臣庙堂党争之险恶,警醒臣要低调为官。”

  赵安点了点头,笑了笑。

  赵安:“还有呢?”

  徐子墨:“臣既然是大理寺官职,掌管大汉律例执法。”

  徐子墨:“自当将大汉律例谨记在心,更应亲临现场,了解衙狱之情形。”

  赵安:“确实聪明。”

  赵安:“其实还有一件事。”

  徐子墨抬头看向赵安,眼神里充满了不解。

  赵安:“因为这话在外面不能说。”

  赵安:“朕有四个儿子。”

  徐子墨顿时瞳孔放大,心领神会,想起来那个宣旨太监和自己说的话。

  赵安:“吕公公没告诉你吗?”

  赵安:“朕让他提醒你了。”

  徐子墨一拍脑袋:“哎呀,臣给忘了。”

  赵安嗤笑着,看着徐子墨失算时羞愧的表情,心中大悦。

  赵安有四个儿子,太子赵景玄是由皇后所生,理所当然的成为的太子,主掌东宫。

  二儿子赵景臣,由宣仪娘娘所生,生得一身俊俏英武,身材高绰,又随宫中武将练得一身骑射棍棒的本领,有驾鹰打虎的本事,最受赵安疼爱,如今身在北唐,任职御宫左校尉。

  三儿子赵景盛,由婉嫔妃所生,天资聪慧过人,六岁识字,七岁习文,十二岁便可著写千古文章,令天下为之名震,洛中十一年任南明辅相,实为空职,后自行参加科举,中进士及第,进为南明左司马。

  小儿子赵景炎,由宣仪娘娘所生,虽然文不能撰文,武不能上马,但是却有着精算商贾的本事,洛中十四年为了躲避内阁党争,只身前往辽东养马,逐渐成了辽东巨富,今为高丽要臣。

  四个儿子,唯独太子赵景玄不学无术,只是好沉溺诗词歌赋,常委身于烟花柳巷之间,又体弱多病。

  外不可御敌,内不能理政,最不受赵安待见。

  也最不受满朝文武待见。

  洛中十四左右党争最为激烈时,百官站队,各派立储,竟没有一人站在赵景玄一边,其魄力能力可想而知。

  其实赵安也并不像换了太子,因为重新立储就会给了百官斗争迫害的契机。

  赵安想要的,其实是一个理由。

  一个让太子能在百官心中立起形象的理由。

  八月十五,赵安想要大宴群臣,几个皇子也会回京随各国使节朝贺,这是太子表现的最好理由。

  赵安知道徐子墨一定能想出办法。

  所以赵安简单地向徐子墨讲述明白情况,便想听听徐子墨的打算。

  赵安:“这件事,朕决定让你去办。”

  徐子墨:“臣领旨。”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