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 182 章(番外:百家争鸣(完)...)_开局继承博物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把对方扔去偏远地区工作,看看对方忠不忠诚!

  比如可着劲逮着人干活,瞅瞅对方有没有才能!

  比如突然问对方问题,试试对方的知识水平!

  非常实用的九征识人术!

  就是被观察的人有点惨。

  现在问题来了,请问这“九征”出自什么书?

  友善提醒,写着“孔子曰”的话不一定出自孔子。

  孔丘:“…………”

  庄周出来认领:“不好意思,是我写的。我就是把您的‘听其言而观其行’稍微扩展细化一下,没别的意思。”庄周又和孔丘说起自己对《论语》里的一段印象深刻,读着觉得很有意思。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孔丘看到学生宰予在呼呼大睡,气得当场骂起了脏话,什么朽木啊什么粪土之墙啊,接着又开始叹息:“以前我很相信别人,别人说了我就信他真会去做;自从收了宰予这个学生,我得看看他们怎么做才能信,都是因为这个混账啊!”

  暴躁老师,在线发飙。

  多么发人深省的经历!

  不得扩写一下让大伙深入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孔丘已经有些麻了。

  这都是些什么人啊!

  孔子不愧是孔子,不管是解读《论语》的人还是拿他搞衍生创作的人都是最多的。

  随着文章陆续放出来,只有孔子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那些观念不同的人(比如列子)挤兑他也就罢了,连那些声称奉他为圣人的家伙,写的文章也很有“一粉顶十黑”的效果。

  人和人的脑子毕竟是不一样的,就算是同一个人,观念也会随着年岁增长而不断改变。

  孔丘本人也是这样,他年轻时意气风发,学生要去帮意图篡逆的家臣做事,他当场就说“你不是我学生了”。等到许多年后,有个乱臣贼子找他出山,他思量许久居然答应下来,叹着气说:“我总得派上点用场啊。”

  连自己的观念都可能不断更迭,一本书、一段话被人解读出各种意思就很正常了。

  大伙本来好几次都想打架的,瞅见孔丘这么惨,他们也就暂且偃旗息鼓。反正未来的日子还长得很,有的是机会辩论(干架),不必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撕破脸!

  苏轼悄悄问躲到幕后围观孔丘他们讨论的吴普:“这些文章真的是随机的吗?”

  他总感觉不像啊!

  吴普信誓旦旦:“当然是随机的,难道我还会故意祸害赫赫有名的孔圣人不成!”

  苏轼说道:“难道你不会?”

  吴普笑而不语。

  文章赏析过半,到了大伙非常期待的文言文阅读理解题。

  孔丘他们都随机到了一篇阅读理解,要他们完成相关考题。

  现在系统改造的博物馆专供输入法已经非常完善,他们可以尽情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题目!

  这个苏轼可太熟了,旁边的杜甫也心有戚戚焉,忍不住和吴普探讨起来:“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