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6章 196 从芯开始3610-08_女配她只想报效国家[快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想利息,不想了。

  有了钱就好办事,原本对镜头的要求没那么高,现在秦蓁就要用好镜头了。

  哪怕这台生产出来的光刻机并不会投产使用,但态度得有。

  尼康那边倒也好说话,毕竟和海芯的合作关系还很友好。

  只是镜头而已,没有任何问题。

  秦蓁当初在荷兰参观时,阿斯麦尔的工程师告诉她,阿斯麦尔走过很多弯路,一些研发中必然走过的弯路,镜头就是其中一项。

  因为早期蔡司并不专门为阿斯麦尔提供定制镜头,他们只能向其他光化学公司寻求合作,不是专业做镜头的就意味着提供的镜头质量可能不行。

  一批镜头里,兴许一个能用的都没有。

  那就只能再来一批。

  好在同样的弯路,秦蓁没有走。

  一来对镜头提出极为细致的要求,二则尼康本身就是搞这个的。

  基于两家的合作关系,秦蓁得到的镜头良品率极高。

  日货便宜。

  秦蓁对镜头品质要求高,实际上这高标准在尼康看来只是最一般的标准,他们也在研究最新的光刻机,镜头在不断的精细化——更小的成像区域,更高的分辨率。

  秦蓁提出种种要求,看似内行却极为落后,那些镜头都是再成熟不过的工业品,甚至有些已经不再生产,这可真的是清库存活动。

  稍低于市场价格卖出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两家有合作嘛。

  镜头这个老大难问题解决,其他问题也陆续搞定,十月份当恒生指数被来自美国的金融家搞的宛如心电图一般时,秦蓁带领着一群工人,在车间里组装第一台属于她的光刻机,一台重复曝光光刻机。

  这台重复曝光光刻机曾经在六七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机器。

  彼时半导体产业兴起没多久,光刻机的市场也很小,设备本身虽然具备技术含量,但还没那么高。

  有这么一台机器,只需要拆开分解,一个小小的实验室就能复刻这么一台机器。

  而到了二十一世纪,复刻最先进的光刻机,那可比载人登天都要男上一万倍。

  老古董相较于它的前辈们有着绝对的提升。

  车间里的工人们即便不借助数码机床,也能利用原有的设备做出最精细的加工打磨,这位这台机器的生产制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精细意味着设备能够稳定,而稳定才能带来高产。

  与之同时,踩在巨人肩膀上的秦蓁斥资购买了荷兰的一些专利技术。

  这笔钱花的大家无比心疼。

  起步晚尤其是现在又赶时间,这意味着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进行创造。

  能把眼前的技术难关攻克就很不错了。

  线性光栅测量系统、液压轴承以及空气轴承技术,这些专利技术都能够提高光刻机的精度。1

  液压轴承倒不是没取代方案,比如说可以用双滚珠轴承来试试看。

  只不过在不同的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