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〇七章 颁奖季_重生之娱乐教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朗在学校里用心苦读的时候,华星担心陈朗的曝光率降低,因此想要陈朗时不时的在大家面前露面,但是后来华星发现这个担忧似乎有些多余。

  因为每天《东方日报》上连载的《鬼吹灯》都会让人想起陈朗,同时每隔一个半月就发行一期单行本的《诛仙》漫画,同样让大家将陈朗挂在嘴边。

  于是陈朗才有了更多的时间一心扑在学业上,陈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日子过得很快,在班主任东方馨以及各位老师的辅导之下,陈朗学习上的进展极大。

  转眼间已经来到了1983年的新年。

  每当在年底对于各大娱乐行业来说也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季节---颁奖季。

  最受大家关注的还是来自越来越火爆的电影和音乐颁奖典礼。

  在电影方面,刚刚过去的1982年,香港诞生了属于自己的电影颁奖盛典---香港金像奖。

  电影金像奖(HongKongFilmAwards,HKFA)是香港及大中华电影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由专业的电影杂志《电影双周刊》主办,香港电台协办,每年由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组织与颁发,旨在鼓励优秀香港电影的创作与发展的奖项,是香港电影业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动。

  与金鸡奖、金马奖由数十位专业评审组成的评审团,集中看片投票决定获奖者的评审制度不同,香港电影金像奖采取的是与奥斯卡金像奖类似的多轮、多人、多层面的电影评审制度。

  由香港电影导演会、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等13个金像奖属会会员组成的“金像奖选民”,和评选事务组推荐及邀请的电影业内人士和专业媒体工作者组成的“专业评审团”,经过两轮投票选出最终得奖者,是由电影人全面主导和参与的电影奖项。

  中国电影金鸡百花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台湾电影金马奖并称华语电影三大奖。

  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已于1982年4月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不过由于是草创,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比如在奖项设置上,第一届的香港金像奖只设立了五个项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剧本奖、最佳男演员奖和最佳女演员奖。

  第一届的香港金像奖也是唯一没有电视转播的一届颁奖典礼,而且完全没有奖项提名名单,也就是说电影人被请来参加了颁奖典礼,但是连自己有没有入围都不知道。

  同时虽然香港电影市场越来越红火,出现了一大批的好电影,在整个亚洲也都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这个草创的香港自己人的电影金像奖,却因为没有赞助而显得十分的寒酸,根本没有一个颁奖典礼的气度,与台湾的金马奖相去甚远。

  加上没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很多来参加的电影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