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三章 谋划渡江_游龙争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陵古称建业,又名石头城,曾作为三国时吴国、东晋、南朝宋齐梁陈等六朝都城。

  上千年来,想跨江直击金陵者,几乎没有。反而都会以采石矶作为大本营,利用金陵守敌鞭长莫及的优势,分段阻断上游来敌,之后采用水陆并进的方式,相互配合攻占金陵。

  隋朝大将韩擒虎、南宋虞允文等将都曾采用如此战法,取得了胜利。

  只是最近和州军风头过剩,大部分臣子,尤其是武将生出了轻敌之心,这才贸然提出直取金陵。

  而冯国用等文臣知道主公不会同意这个建议,有意让武将们吃回瘪。

  谁知道,今天朱国瑞在议事时心不在焉,险些酿成大祸。

  随着刘伯温出班拦阻,所有谋士,包括卞元亨在内都松了一口气。

  卞元亨现在是统领三军的司马兼前军主帅,为了平衡众将的意见才当堂提出这个建议。他本身也不愿意主公采纳武将们的建议。

  听刘伯温献出攻打采石矶的建议,卞元亨拱手道:“臣不反对先攻占太平,只是从哪里登陆还需仔细研讨。采石矶绝壁临空,扼长江要冲,地势险要不说,还水流湍急。如果强行登陆,成功性并不是很高。”

  刘伯温摇头道:“正因为成功率看上去比较低,元军也不会想到咱们会选择采石为登陆地点。只要我们定好计划,一鼓而成,反而比从其他地方登陆更有把握!”

  此时间,朱国瑞也从后宅的烦恼中彻底脱离出来,开始转动脑筋。

  他知道,在历史上的朱元璋就是以常遇春和廖永忠为先锋,强行攻占的采石。现在自己船坚炮利,应该不会比他的胜算小。

  想到这里,他缓缓开口道:“此次作战无非就是三种结果:一是付出了代价站不住脚,咱们就撤回来准备再战。好在周边的官军力量不足,没有办法对咱们进行反扑。

  二是付了代价站不稳脚,那就安排过江的人员留在太平一带打游击,为后续的攻击做好支援。三是付了代价,站稳了脚,那就做好攻占金陵的准备。

  当然,我希望是第三种情况。只要咱们能在金陵站稳脚跟,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就能完成‘鲤鱼跳龙门’似的变化。再也不用担心成为朝不保夕的流寇!”

  主公依然如此睿智!众臣见他恢复了往日的风采,不禁群情振奋。

  “众臣不必担心,后宅的些许小事不会影响大局。”

  末了,他还吹嘘了一下。

  赵端听得直咧嘴。

  昨天夜里也不知道是谁在主母的房间外挠了一宿门,这会又装起大尾巴狼来了。

  刘伯温拱手道:“采石是一个大镇、重镇,防备严密。主公欲取采石必先取牛渚矶。牛渚矶前临大江,防线绵长,元军难以守备。主公可以安排两路大军,分别从西南方向和东北方向对牛渚矶形成钳形攻势,此战必捷!”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