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九十一章 扩大地盘_游龙争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蒲家,不能怪朱国瑞心狠。他最讨厌这种在中原王朝强盛时,想尽办法依附在其身上喝血;在中原王朝衰落时,拼命充当带路党和急先锋的家族。

  历史上,朱元璋曾经应当地百姓的要求,挖出蒲寿庚的尸体,鞭打三百下。随后,他又将蒲氏子孙列入贱籍。

  而在这之前,蒲家因和元廷争夺利益而被灭门。现在,他只是轻轻推动一下历史进程而已。

  不久,应天、淮西、淮南等地喜获丰收。高产作物的推广和化肥的广泛使用,让破虏军治下的百姓不再缺衣少食。

  为此,朱国瑞褒扬了制造监全体成员和各位屯田使,将相关人等官升一级。陈遇也从制造监监正提升为工部侍郎,杜有功则接替了他的位置。

  陈遇的右迁,不光是因为制造监生产出大量的新型农具和化肥。更重要的是,在陈遇的领导下,孙有绩研制出黄火药。这种以硝化甘油为材料的火药才是真正意思上的现代炸药。

  有了黄火药,所有枪炮的射程和威力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为了解决炸膛问题,陈遇和杜有功又联合研制出钢管炮。相比原来的青钢炮,钢炮不仅减轻了重量,还大幅降低了成本。

  破虏军开始真正进入到后膛枪时代,机枪也进化为马克泌系列。

  通过沈家的努力,按照朱国瑞提供的图纸,他们制造出更多适合远洋的快速帆船,装备了威力巨大的船炮。

  这些新式战船在与蒲家的海上交锋中尽显神威。

  破虏军上下自然是欢欣鼓舞,都觉得推翻大元指日可待。

  与此同时,张士诚的大吴却遇到巨大的困难。

  由于土地兼并,许多农民流离失所。在听说破虏军配发土地的政策后,大量江浙、江西及湖广一带的百姓开始向应天迁徙。

  如此大规模的迁徙不仅影响了张士诚,顺带也影响了徐寿辉和方国珍。

  治下百姓的减少,让士绅的土地无人耕种。加上一年来的各种灾害,没有兴修水利、制定应对灾害预案的吴国开始出现粮荒。

  令张士诚感到雪上加霜的是,朝廷来旨斥责他杀害使者,有不臣之心。为此,元帝还剥夺了他吴王的称号。

  张士诚赶紧上书解释,并紧急启运一批粮食、税赋送往大都。

  结果,这批税赋都便宜了破虏军和方国珍。两股势力全都不客气地在内河及海上扣下相关的漕运船只。

  “朱国瑞、方国珍,寡人跟你们势不两立!”

  听到噩耗的张士诚在银安殿中破口大骂。

  张士信出班奏道:“王兄,咱们不如扩大些地盘,好把损失夺回来!”

  张士诚无奈地说道:“怎么夺,去打朱国瑞吗?你说得倒轻巧!”

  “打不过破虏军,咱们还打不过朝廷?”

  “你是说?”

  张士信自信地一笑道:“周边的官兵都被破虏军收拾得差不多了。朱国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