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九十四章 无知者无畏_游龙争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正十八年三月,朱国瑞陆续给全军换发装备。受制于生产能力,他还不能在全军推广新式武器,至少三分之二的部队还在使用普通火枪和冷兵器。

  无奈之下,他只能让禁军、胡大海、常遇春、邓俞率领的主力部队先行换装,淘汰下来的武器再转给其他部队使用。

  几路主力在换装后,纷纷请求出兵讨伐大元。几次请愿之后,朱国瑞召集臣子开始商议此事。

  刘伯温提议道:“眼下东、西线对手较为强悍,向北又是韩宋政权的势力范围,只有南面的元军和张士诚部比较弱。以臣看,咱们不如先易后难,出兵占领浙江西部、江苏南部及江西东部,把元军的势力彻底清除。”

  李善长附议道:“我军虽然战力超群,但后勤压力巨大。以现在的生产能力,很难满足多线作战的需要。臣也认为先攻南面的元军,殊为合适。”

  商定之后,朱国瑞命令胡大海和邓愈从徽州发兵,直取建德路。

  胡大海接令大喜,觉得自己终于可以跟常遇春一较高下。两人迅速整顿人马,从昱岭出发直扑建德。

  大军行至遂安,收到消息的元军长枪兵元帅余子贞领军来战。在破虏军疯狂的火力输出下,元军四处奔逃。

  邓愈率军追至淳安,缴获战船三十余艘,俘虏元军三千多人。

  遂安守将洪青率人马来援,被采用围点打援战术的胡大海全部歼灭。

  两路大军汇合之后,浩浩荡荡地杀奔建德。建德守军见大势已去,只能乖乖地开城投降。

  与此同时,常遇春和傅友德出兵攻占严州和处州。

  眼看破虏军势如破竹,连克周边数州,已经形成对自己的包围之势,平江的张士诚开始坐卧不安。

  关键时刻,朝廷发来诏书,再次敕他为吴王,令他与江浙行省丞相达识铁木儿、右丞杨完者联手攻击破虏军。

  张士诚赶紧秘密赶赴杭州,与达识铁木儿会面。

  一见面,右丞杨完者就口出不逊,一口一个“反贼”的称呼着他。

  之所以这么嚣张,只因在至正十六年,杨完者曾经率领苗军击败过张士信,逼得对方跳水逃生。

  此人本是苗军元帅,原名杨通贯,系飞山蛮首领杨再思的后裔。与其父杨正衡僻居湘西南期间,他被当地人称为善骑射,能文章,有入相出将之鸿才。

  因武艺高强,且知书能诗,他在十几岁时就组织附近的苗家少年,操兵练武,逐渐组建了一支以苗民为主的大军。

  至正十二年,徐寿辉攻陷武昌。元廷大惊,急忙谕令各地勤王镇乱。杨完者父子因祖辈受过元廷封赏,怀有记恩之情,便决定为国平乱。

  收复武昌之后,苗军名声大震。元廷加封杨正衡为潭州路同知,旋升湖广右丞,其弟杨正仁授为湖广都元帅副使,杨通贯授湖广副都元帅。

  可惜好景不长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