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八十六章 身世之说_游龙争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各地的战火稍歇,一场舆论大战在中原之快速蔓延。

  大宋率先发难,指出朱国瑞夺取的是其叔父的政权,其目的是在变向延长大元国祚。等到元帝禅位,他自然会重新恢复大元。

  至于朱国瑞的蒙古名子,道衍都替他起好了,就叫光格斯尔。

  大明自然不会忍气吞声,罗爱爱发动江南广大文人,撰写出一部名为《宋氏遗孤》的话本,令说书人到处传播。

  话本中,妥欢帖木儿被描写成一个为了贪图富贵,背叛亲生父亲和宗族的恶人。而朱国瑞则是视权利和金钱如粪土,为了恢复中原政权大义灭亲。

  元顺帝和大明皇帝的叔侄关系第一次被公之于众,引发天下哗然。

  南方的广大百姓坚信自己的皇帝是驱除胡虏的大英雄,对于说书人讲的故事深信不疑。

  但平江一带曾经受过张士诚恩惠的士绅则开始兴风作浪,到处诋毁朱国瑞和大明政权。

  山西、陕西的民众被伪宋政权洗了脑,对朱国瑞的误会加重。一时间,伪宋政权与百姓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全国上下变得同仇敌忾。

  逃到上都的元帝得知此事,气得七窍生烟,连发几道圣旨要求各地官员平息谣言。

  他得位之时本就曾受到过百官置疑。如今有人旧事重提,他感觉压力巨大。

  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急得上蹿下跳。如果父皇的身份遭到置疑,他想篡位的希望也将全部落空。谁会让一个汉人的孙子继承皇位。大元之中又不是只有他们一家黄金家族的后裔。

  察罕帖木儿暗自欣喜,一心希望传言是真。如果元顺帝是汉人之后,他就有机会取而代之。

  大元朝堂之上暗潮涌动,所有人都心怀鬼胎。

  在此情况下,陕西的李思齐发生动摇,开始和朱宋眉来眼去。

  大同,临时皇宫之内,朱元璋正与道衍促膝长谈。

  自从大明席卷天下,朱元璋又恢复了原有的平易近人,开始与臣子们重新建立亲密关系。

  “军师,咱们传出消息之举是否有点下作?”

  “下作?”

  身穿灰布僧袍,外罩黑底红线袈裟,颈上挂着檀木佛珠的道衍显得不以为然。

  虽然在大宋出仕为官,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穿着僧衣出入宫禁,丝毫不在意旁人的目光。

  “能夺天下的,何人不下作?刘邦为了逃命,曾将妻儿踹下车驾;面对刘太公的生死,他曾要求‘分一杯羹’。他的行为下作不下作?

  李世民为了上位,射杀兄弟,灭其满门;赵匡胤从周幼主手里夺取江山……敢问陛下,他们所做之事下作不下作?

  其实与皇图霸业相比,这些都是必要的手段,谈不上高贵和下作。”

  能把不要脸的造谣行为跟历代开国明君相提并论,小和尚的脸皮还真是比城墙都厚!

  朱元璋从心里佩服道衍。

  “陛下,不管朱国瑞是不是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