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章 拒绝劝降_游龙争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国,继承王位的明昇只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所有朝事均决于其母之手。

  彭太后虽然是明玉珍的正妻,随夫君共同开创了明夏。可惜她只是个贤妻良母,并没有太多的治国能力。

  明玉珍死后,十岁的明昇在左丞相戴寿、右丞相万胜的扶持下仓促登上王位。

  彼时的左、右丞相尚能以大局为重,指派司徒邹兴镇成都,吴友仁镇保宁,司寇莫仁寿镇夔关,平章窦英镇播州,宣慰使荆玉镇永宁,商希孟镇黔南。

  利用巴蜀独有的山川之险,明夏挡住了大元和明军的进攻,逐渐生出骄骄二气。

  江山稳固之后,众臣开始争名夺利。尤其是万胜,更是自恃有治国之才,不把明昇和彭太后这对孤儿寡母放在眼里。

  不久,知院张文炳因看不惯右丞相万胜的骄横跋扈上书弹劾。万胜得到消息,竟派人在上朝的路上刺杀张文炳。

  此事被明玉珍的养子,内府舍人明昭侦知,立即劝彭太后除掉佞臣。彭太后遂招万胜入宫。随后,她在宫内设下埋伏,在崇文楼下缢杀万胜。

  万胜固然可恨,但他却是明夏立国的最大功臣。

  他在宫内暴毙,立即引发各方争议。

  兔死狐悲的司徒吴友仁率先发难,以“清君侧”的名义攻打京师。

  无奈之下,彭太后令左丞相戴寿前去讨伐。

  谁知戴寿也不愿意被她们母子摆布,在前线作了个秀就回返京城。

  不仅如此,他还替吴友仁带话说:“只要杀死明昭,天下定矣!”

  眼见江山不保,彭太后母子哭哭啼啼地将明昭处死,失去了最后一位盟友。

  从此,吴友仁和戴寿把持朝政,成为明夏的实际统治者。

  朱国瑞攻下大都后,曾派使者给明昇送来一封劝降信。信中言道:“古之从政治国者,同力度德,同德度义,故而能身家两全,流芳百世,反之则败。

  足下年幼,继承先人功业,占据巴、蜀,却不虑长远,盲从群属之言。诸愚自恃瞿塘、剑阁之险,妄想挡王师来袭。此为冥顽不灵、食古不化之言,定使足下蒙受伤害。

  昔日占据巴、蜀两地之强者,莫过于蜀汉昭烈帝。彼时,帝有武侯辅佐,考核守官,训练士卒,物资不足,均取于南诏。但其仍朝不谋夕,勉强自保而已。

  而今足下疆域,南不过播州,北不过汉中,以此求彼,相隔万里,遇有顽固背弃者方出兵征讨。

  汝父与朕有旧,汝又年幼,朕实不忍出兵伐蜀。汝年幼,尚不知张、陈之辈的实力均在明夏之上。而如今,吴、汉安在?汝自当三思!朕在南京恭迎世侄前来。”

  看罢书信,明昇和彭太后抖成一团,半晌无言。

  吴友仁一把抢过书信,迅速阅读起来。

  看罢,他将信扔在地上,大声吼道:“狗屁明皇,真是痴心妄想!凭他的那点军队也想攻克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