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三章 “国丈”的劝解_游龙争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茅成率领空军狂轰滥炸一番,却丝毫没能让宋军士气崩溃。城内构筑的工事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员伤亡,乱柳寨依然稳如泰山。

  落下气球、回到营中,茅成迅速找到冯国胜。

  “宗异,宋军守将不简单啊,摆弄的这个王八壳子还真结实。”

  冯国胜没接他的话茬,躬身施礼道:“多谢东海郡公援手,多谢陛下隆恩。”

  “谢我干啥?”茅成伸手虚扶,“谢陛下倒是应该。我说宗异,你吃饱了撑的掺和皇家之事……到底是怎么想的?”

  冯国胜连忙斥退帐内众人,拉着茅成坐下。

  “郡公,二皇子英明神武,颇类其父。你难道不想让他继位?”

  “宗异啊……”茅成语重心长地叫了他一声。

  别看爵位没有冯国胜高,可他是陛下的心腹之臣,在众臣面前足以充当老大。

  “老子能折腾,儿子还能折腾,你说这样的一个家能撑过三代吗?我听陛下讲过前隋之事。隋炀帝杨广也算是个开明之君,就是因为太折腾,才败了祖上基业。”

  冯国胜有点不置可否,疑惑地问道:“隋炀帝好大喜功、荒于政事,怎么就算是开明之君?”

  “怎么不算?”茅成眼睛一瞪,“运河是不是人家修的;没有运河,你让北平怎么接收军粮?科举是不是人家开的;没有科举,寒门士子怎么当官?三征高句丽对不对;不打服他们,辽东怎么可能安定?

  历史都是文人写的,凡是影响他们利益的人都被描绘成昏君。你信不信,如果二皇子继位。百年之后,一样有人把他说成穷兵黩武的昏君;顶多跟汉武帝一样,功过更半。”

  “嘶!”

  冯国胜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史笔如刀,可持刀的却是文官。

  “再说了,即使二皇子不继位,你就没有仗打了?你怎么不明白陛下的心思呢?”

  茅成摆出说教的架式,抬手点指对方。

  “还请郡公指教!”

  冯国胜有点不明白,乖乖地拱手请教。

  看看左右无人,茅成压低声音道:“陛下是想让几位皇子在海外立国。眼下通讯能力和航海能力不足,海外飞地无法由中央政权有效管控。

  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们各自发展。虽然国号不同,可至少都是明人,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果真如此?”

  冯国胜眼中一亮,抬头看向茅成。

  “我还能骗你咋的?你没看陛下已经让俞家兄弟和谢老将军在准备远征舰队。我猜,如同占城买粮之事不顺,第一个挨刀的就是南洋诸国。

  我还听说,三皇子在研究什么机的时候,缺乏一种材料。虽然现在用杜仲取胶可以暂时解决问题,可他依然想出兵南洋。更别说,交趾最近有些不太安稳,跟大元的梁王走得过近……”

  茅成耐心地给他讲解起来。

  冯国胜的心中燃起希望,兴奋地问道:“那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