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六十章 儒学与儒教_游龙争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天夜里,一干君臣喝得酩酊大醉、群魔乱舞。在李善长的安排下,进入皇宫品尝皇后手艺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有淮西集团的,还有浙东集团的臣子。到了最后,刘伯温和许瑗也勿勿前来。

  对于今日之事,朱国瑞早有准备。他深知廉洁奉公的重要,也知道许多官吏克制不住自己的欲望,管不住自己的双手。

  因此,在出征期间,他令沈森与蒋瓛联手,大量派出缇骑和御使深入各省调查。

  通过在民间接收举报,查核相关卷宗,找相关吏员谈话,他们掌握了大量的犯罪证据。虽然有些基层官吏的罪行还没有查清,但四品以上官员的情况基本摸清。

  对于牵扯其中的功臣,他原本没有大范围赦免的意思,只想放过几个最早的淮西臣子。

  可得知内情的李善长、郭山甫和卞元亨再三相劝,求他放过众人。

  关键时刻,郭莲儿也出来相劝,希望他不要平白背上屠戮功臣的恶名。

  朱国瑞知道,历史上的朱元璋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想屠杀功臣。但大部分开国功臣恃功而骄,根本不把国法和他的警告放在心上。

  当时,受害最严重的就是淮西一带。因为是多数功臣的老家,大量土地成为御赐之地。

  即便如此,以冯国胜、傅友德为首的功臣集团仍不满足,继续利用各种手段侵吞良田,造成当地民不聊生。

  随后,实在不堪忍受压迫的淮西百姓揭竿而起。想复制朱元璋旧事的野心之辈也开始在各地趁机作乱。

  一系列起义终于让朱元璋意识到功臣集团的危害,关注到贫苦百姓的疾苦。迫不得已之下,他只能举起屠刀。

  在反复思考后,朱国瑞点头同意他们的建议,决定扩大参加宴会的人员范围。

  为此,李善长等人都松了口气。他们知道,凡是今天前来赴宴的功臣,基本都能逃过一劫。只要性命还在,身外之物又何足挂齿。

  宴会上,朱国瑞没有丝毫隐瞒,直接跟群臣摊牌,甩出他们的犯罪证据。

  能成为开国功臣的官员自然不傻,马上明白他的意思。于是,所有赴宴之人都表示愿意清退田亩、退赔赃款。至于违规提拔的官员,一律打回原籍。

  每当一位大臣交待完,朱国瑞都会跟徒弟沈森核实一下。如果对方说的没有遗漏,他会递上一壶酒,盯着对方喝完。

  最终,他宣布:所有罪臣爵俸减半,罚官俸一年。所有被侵吞的良田重新分配给佃户,所有非法所得直接充入国库。

  最重要的是,锦衣卫、大理寺和监察院会跟进诸臣的清退行动。如果有人阳奉阴违、妄图继续为非作歹,朱国瑞表示不介意背上屠杀功臣的恶名。

  一顿酒宴之后,京中功臣全都开始低调做人,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

  处置完京中功臣,朱国瑞命令沈森收网。各地锦衣卫配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