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三章 钉螺_大秦:祖龙的旅行青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君上,相国大人送来奏章!”

  宦者令喜弯下腰,将竹简递给秦王政。

  秦王政端起青铜爵,波澜不惊的顿首。

  裁开信封的麻绳后,秦王政的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笑容。

  信封中内容大致为,第一批运往咸阳的香茗已投入市场。

  百姓们对香茗的抵触大大降低,甚至主动接受。

  当然。

  第一批的香茗的投入主要是因为价格低廉,收益也只有成本的一成。

  而且在咸阳城军队的严密监管下,才得以实施。

  秦军号称虎狼之师,百姓们纷纷对军人敬仰,不敢触犯法律,违背王命。

  但若是离开了咸阳城那?

  没有秦军的压力,没有秦王政的威仪,难道各国百姓真的听从命令?

  惠民的福祉真的能够推广?

  转念间。

  秦王政挂在嘴角的笑容逐渐消逝,代替的是入死灰般的老脸。

  喜吸了一口凉气,低头颔首,站在一旁连大气都不敢出。

  秦王政的威仪任何人不得触碰。

  更重要的是秦王政在读书。

  从邯郸回国后,秦王政便嗜书如命。

  除非特殊情况,能够召见昌平君和昌文君详谈,不然就整日闷在宫中看书。

  每日鸡鸣时便起身更衣,命宦官从御史府中取出十本书,放置于秦王政的案几上。

  因此,秦王政不出宫殿,便知天下大事,更多外界的奇珍异宝如数家珍。

  只是...

  香茗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香茗是一种春茶,亩产三石,喜潮湿之地,多产于南方。

  虽然在咸阳实验成功,但秦王政仍在担心。

  全国范围的推广,必须要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一丝一点也不能怠慢。

  除此之外,秦王政也寻找茶叶的其他播种地。

  茶叶喜湿热,寒冷的北方肯定不适合。

  秦王政豁然起身,摊开百里堪舆图,在南郡数县内做上标记。

  这些地方的气候与巴蜀之地相近,可以在此地接种,扩大茶叶的生产。

  标记完后,秦王政便将堪舆图密封,命宦者令将图送给吕不韦。

  喜微微点头,徐徐退出正殿。

  离开秦王政后,喜才微微松一口气。

  秦王政看书的时间很长,甚至要几个时辰。

  也只有小稚奴才能扛过煎熬...

  小稚奴似乎很有灵性,站在案几上不说话。

  秦王政看书累了,便陪伴小稚奴戏耍一会,随后在投入漫长的书途中。

  平日安静的相国府竟在今日热闹起来。

  这是因为...

  吕不韦不知道如何给香茗定价,便让客卿在殿外讨论。

  客卿们七嘴八舌。

  有人将香茗当做齐国的盐,楚国的矿,只有高贵的世家大族才配拥有,因此价格要定的高些。

  有人要将香茗当做燕国的雪,司空见惯,价格应适当低一些。

  当然更多的人则是中立态度。

  吕不韦也在摇摆不定,香茗的价格不能太高。

  尽然要惠及天下,寻常百姓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