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18 后路不忧_北朝帝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责是云宝轻敌误事。

  但事到如今,再作追究也于事无补,更何况是云宝已经是战死沙场,更加的无从追究其人责任。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要怎样对此事加以补救。

  讲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众将全都连连扼腕叹息,直道好不容易逼迫齐军主力退军、正待趁势继续发起进攻,却不想后路遭到扰乱,逼得他们不得不放弃大好优势、撤军救援。

  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持这样的看法,最近被大弟们联合挤兑的贺若敦却大声道:“沁源得失固然重要,但也并非我之命门。之前两军交战而贼军大败而归,想必士气消沉、军心动摇,贼若当真还有一战之力,正应再次督军北上、与我决战,而不会小股人马趁隙取巧的挺进沁水。

  且不说当下义宁城仍然在守,哪怕已经告失,于我亦非绝路。正可破釜沉舟、顺势而进,趁贼分兵东西之际,继续进击南境贼军、扫荡上党,而后与建州之安陆公等会师聚势,则贼更加难敌!”

  听到贺若敦的发声,李泰也不由得默默在心里给他点个赞。他也是在收到这个消息又经过一番深入的权衡思量之后,才感觉战事进展到这一步,沁水河谷的控制权对魏军来说其实已经不像最开始那样重要了。

  齐军想要指望这一点完成针对魏军的逆转胜利,是有点不切实际的。这一行为反而暴露出了齐军眼下已经没有能力和底气再来组织进行大规模的会战,只能寄望于关键节点的突破来尝试完成局势的扭转。

  贺若敦所说的继续南去横扫上党,想要实现起来固然有点困难,可如果齐军当真太过专注于对沁水河谷的把控、从而投入太多兵力的话,要实现这一点倒也并非绝对的不可能。

  也正因为沁水河谷已经不是生死攸关之地,所以李泰才召集众将共同商讨此事。若这件事当真严重威胁到大军的进退和之后的走向选择,那李泰也就不会搞得人尽皆知,而是会秘密召集心腹、挑选精兵即刻派遣归援义宁城。

  这件事有一定的威胁,但又没有危及胜负和生死,反而还酝酿着更加诱人的机会,李泰才告知众将,让当下军中所弥漫的一股过于乐观和亢奋的气氛稍稍降温一下,也让众将都能认清一下现实,须知骄兵必败。

  在诸将都在心忧后路的时候,贺若敦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提出迎难而上、继续进军的思路,可见这家伙对于战机形势也是有着近乎直觉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从这一点而言,贺若敦真是一个优点和缺点都极为突出的将领。从能力和潜力上来说,这家伙是绝对有成为第一流名将的可能。但是这个嘴臭的性格和毛病,也令其难以处理好过于复杂的人事关系。真有什么独当一面的大规模会战,李泰是不敢将大弟们都置于其人麾下而不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