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39章 殿下在长安,长安就热闹_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记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担保都出来了。

  房玄龄也是豁出去了。

  刚刚他还在考虑幕后之人是否用心险恶,不赶紧找补找补,一会贤王上殿了,可就来不及了。

  长孙无忌也赶紧道:

  “臣附议!”

  “仔细看来,这份《长安日报》里面所载,虽然角度清奇,但是针对朝廷积弊,确实提出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法。”

  “甚至关于民生的建议,比如宵禁问题,也分析的很到位。”

  魏征看着长孙无忌,心中偷乐。

  你刚刚不是号称官将不官,国将不国吗?

  这么快就变脸了?

  李世民点点头,然后看向众人:

  “这份报纸的价值,朕自然心中有定论。如果尔等也觉得有些内容可供参考的话……高卿,你是吏部尚书,关于吏治改革的事情,不如就由你来草拟一份方案?”

  吏治改革,动的蛋糕那可就大了。

  首先不同意的,就是宰相裴寂。

  他当即站出来,道:

  “陛下,老臣有话要说。”

  “准奏!”

  裴寂俯首,似乎悲恸的道:

  “陛下,国家吏治是朝廷稳固之根本,我大唐建国以来,一向运转良好。各司各部,配合协作,并无出现什么问题。如果冒然进行吏治改革,恐怕人心惶惶,一旦朝局不稳,我大唐将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实非良策啊!”

  内外交困?

  意思就是现在在和突厥打仗,内部又搞得大家没心思上班,所以容易引发动乱了?

  李世民没有做声。

  李奇交给自己的那份账簿,还在手上。

  他一直在等。

  裴寂毕竟是武德年间的老臣,如果不到万不得已,李世民并不想和裴寂撕破脸皮。

  毕竟,朝廷内、各州县都有裴寂的人,这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大动作。

  吏治改革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能够拔除旧势力,彻底进入贞观新元的契机。

  李世民不动声色,他直接问高士廉:

  “高卿,你是吏部尚书。”

  “这朝廷吏治,到底有没有问题,你应该最清楚。需不需要改革,想必你心里应该也早已想过。不如你就说说看,今日在这朝堂之上,大家畅所欲言,即便说错,朕也不会追究。”

  高士廉有些艰难的出班。

  这下子,可就难做了。

  一方是陛下,一方是宰相,你们神仙斗法,为什么要我这个小小的吏部尚书出来做炮灰啊。

  陛下你直接下旨不就完了吗?

  高士廉心里清楚的很,李世民这是希望借自己的口,把吏治改革的事情说出来。

  用以反驳裴寂。

  所以,怎么做选择,其实显而易见。

  就算是裴寂的亲儿子在,这会儿,也知道,该站在陛下这一边。

  只听高士廉道:

  “回陛下,我朝吏治,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冗员、比如经费开支过大,不过,有些问题是积弊已久,想要一朝改过,恐怕也难。”

  “臣以为,当循序渐

  请收藏:https://m.69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